魯迅原名周樹人,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出身於敗落的封建地主家庭,從小念私塾。1898年,他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904年去日本留學,後棄醫從文,從事文學創作。魯迅在文藝戰線上從事反對封建文化的鬥爭,功勳卓著,被譽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他的著作和思想不僅在國內影響巨大,而且對世界有一定的影響。
魯迅非常鍾愛自己的孩子。他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注意滿足兒童的求知欲望。他不惜花費寶貴的時間,一一回答兒子提出的各種疑問。有一次,魯迅靠在藤椅上,海嬰坐在他身上,父子倆一塊兒談天:
“爸爸,你是誰養出來的?”
“是我的爸爸媽媽養出來的。”
“你的爸爸媽媽是誰養出來的?”。
“是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養出來的。”
“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一直以前,最早的時候,人是從哪裏來的?”
……
對於這樣追尋到曆史的起源問題,魯迅告訴他人是從單細胞來的,但海嬰還要追根究底。這時魯迅就說:“這些問題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更不是你這麽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能理解的,等你長大點,你們老師會給你講清楚的。隻要你好好學習,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魯迅很重視孩子的遊戲和玩耍,他覺得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因此海嬰出生後,魯迅就常常到玩具攤上給兒子挑選可玩的玩具。海嬰有一套木工工具玩具,那是爸爸給他買的,他常常用它敲打釘子,裝作一個小木工。
魯迅還認為,要教育兒童,必須要理解兒童,他認為如果大人不能理解兒童,一味蠻橫,隻會妨礙兒童的健康成長。有一次,魯迅從飯店買了菜,請客人吃飯,當吃魚丸子時,海嬰說不新鮮。大家都說新鮮,魯迅一嚐,果然是不好吃,他說:“孩子說什麽總有他的道理,做父母的,無論孩子發生什麽事,若是不加以查清,就隨便不相信、不理會,甚至嚴加訓斥,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