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我的作文訓練係統

(一)

這兩年,在廣東、廣西、山西、山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方,我的“評講”課,我的“先寫後教”“以寫定教”,得到了老師們的熱切回應。每一次的課,我都無法試上,無法複製;每一次的課,都是“唯一”。朋友問我,你的膽子真不小,敢這樣“接課”?不是我膽子大,而是,我心中有一個“作文訓練係統”。

(二)

欣賞學生的語言,我有自己的欣賞係統,如“親切感”“現代感”“幽默感”“含蓄感”“節奏感”“立體感”“音韻感”“新鮮感”“書麵感”“‘勇’感”,等等。有了這個係統,第一個環節,欣賞學生的語言,我不怕。

學生作文的“語病”有兩類,一類是地方病;一類是全國通病。我的腦子裏,有25個“全國通病”,如“關聯”病、“我想”病、“我”病、“開始”病、“然後”病、“少年癡呆症”、“說”病、“網語”病、“感歎號”病、“大話”病、“套話”病、“今天”病,等等。有它們打底,第二個環節,語言的挑刺,我胸有成竹。

第三個環節,“作後訓練”或“作後指導”。我的肚子裏,裝了四大類、55個訓練的“招兒”,如“心靈敏感力”訓練、“現象思辨力”訓練、“描寫力”訓練、“架構力”訓練。一看學生的作文,一搭脈,我知道哪裏好,哪裏有問題。“好”或“不好”,會和我肚裏的“招兒”,全自動檢索、匹配。第三個環節,“作後指導”或“作後訓練”,我一點也不緊張。

(三)

2011年,春暖花開,《我的作文訓練係統》一書將和大家見麵,這是我所期盼的,也是我所擔憂的。期盼的是,這些年的研究又一次得到了“物化”;擔憂的是,作文的“序列化”,很容易導致“僵化”。怎樣解決這一矛盾,“先寫後教”“以寫定教”“講評第一”,成為我的呼喊、我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