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學名家談成長

我的作文講評課堂

(一)

陸續有一些地方,邀請我上作文課,我不好意思地拒絕。不是我保守,而是我不會“上”。大家都上“作前指導”,我隻上“作後講評”。一天,一位同誌很不解地問:“管老師,你不會上課,那你研究個啥呢?”

2009年春,沈高明先生邀我參加“第四屆鳳凰語文論壇暨新課程習作教學研討會”,兩老師一組,第一天,A老師上“作前指導”;第二天,B老師上“作後講評”。這是我首次在省級活動中亮相“講評”課。課畢,主持人走上台,對我說:“管老師,你雷倒了一大片。”

我開竅了,“講評課”不就是“作文課”嗎?於是,我上起了“講評課”:對方提前一周,將學生作文寄給我,我研讀學生作文,備好課,去上課。2010年春,浙江大學“千課萬人”組委會邀請我上課。課後,老師們發來了很多互動短信:

“號得準。治得妙。作文講評課還可以這樣上!不虛此行!那樣的‘套話病’,我們是不是都曾作為經驗傳給學生?今日聽來,如芒刺在背,卻亦酣暢淋漓!”

“淋漓盡致的展示,開膛剖肚的診斷,四十分鍾,管老師帶孩子們經曆了一場非比尋常的頭腦風暴,作為老師的我亦受益匪淺!”

“什麽是生本課堂?管建剛老師的作文講評課就是最好的詮釋。怎樣教好作文?管建剛老師的講評課就是最好的典範。我們就該這樣引、這樣教!”

(二)

我的“講評課”,很簡單,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語言的欣賞。請看教學片段——

★我腹背受敵,四麵楚歌,自然以失敗而告終。——嚴恪珺

★又來了一聲“咕咚”,我努力地聽,奮力地找,還是一無所獲。——陳航宇

師:畫線部分,再讀。畫線部分,讀來朗朗上口,有節奏感。有節奏感的句子,是美的。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