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研究方法

四、資料搜集和分析

介紹完田野調查的概念以及要點之後,在本節,筆者將簡要介紹人類學研究中的資料搜集、分析和建構理論的一些常見做法。

在進行民族誌研究時,人類學家一般采用的資料搜集方式有觀察、訪談、實物的搜集與分析等,這些搜集資料方式的運用以觀察和訪談最為常見。

(一)觀察與參與觀察

觀察其實是所有科學研究的方法學基礎,在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曆史中,我們不難看到,建基於實證研究觀察基礎上的科學知識及理論最終推動了自然科學取得突破性地發展而成了科學中的顯學,而所謂實證研究,即以人類能實際觀察得到的現象作為規律、規則等科學知識形成基礎而為特征,觀察不僅是自然科學的方法學基礎,也是民族誌研究者經常運用的資料搜集方法之一。[1]

所謂參與觀察是指,研究者需進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活動並參與其中的觀察行為。早期從事民族誌的人類學研究者之所以對參與觀察法青睞有加,是因為,他們認為,人類學家剛進入田野的時候往往會經曆被異文化震撼,這種恐懼和疏遠的感覺要求研究者要逐漸熟悉並接受,並能視之為正常的狀況。而要達到這種熟悉並接受的狀態,研究者就必須和研究對象、接納他們從事研究的人們保持密切、良好和融洽的工作關係。[2]這種良性的工作關係的保持意味著研究者要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因為,對於研究者而言,隻有參與才能更好地理解研究主題,也隻有參與才能體會研究對象所處的情境,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們的處境。

參與觀察是民族誌研究中主要運用的工作方法,對於研究者而言,參與到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實施參與觀察的時候也應該避免研究對象可能因為知曉研究者身份而存在觀察失真的現象。對於研究者而言,完成參與觀察要堅持問題導向,在實際觀察中要巧妙地回避自己的研究者身份,尤其是不能有意無意地對研究對象造成正在進行研究的壓力,要盡量做到不幹擾研究對象正常的生活,以求能原汁原味地感受研究情境,能通過身臨其境的觀察在日後的分析中再現現象發生的真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