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對話】 “解脫”後的堅守

——走近環球雅思創辦人、原董事長張永琪

賀春蘭 解豔華

2011年11月19日,一紙2.94億美元的並購協議,讓環球雅思成為英國培生國際教育集團(Pearson)的下屬子公司,也讓上市僅一年的環球雅思借機實現“曲線退市”,對於環球雅思來說,意味著又一次“轉身”。

11月21日,培生集團宣布收購環球雅思全部流通股,交易宣布後,環球雅思股價大漲97%。消息一出,業界嘩然,媒體、同行矛頭第一指向環球雅思創辦人張永琪,一時間,他被推向輿論的漩渦——在外界看來,他是培訓機構上市後賣掉公司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短短1年零1個月內,他的口袋裏多了數十億人民幣,迅速成為中國教育培訓界擁有真金白銀的“首富”,而這一定是有“預謀”的。豔羨、質疑紛至遝來,不同版本的小道消息也從不同渠道流出。2012年農曆春節之前,“套現成功”“身家十億”“解脫”等字眼成為京城媒體給張永琪貼上的標簽,某家曾經近距離接觸過張永琪的媒體這樣描述當時的張永琪:“糾結”“焦灼”“敏感”。

如今,兩個月過去了,環球雅思退市是否塵埃落定?賣掉公司的張永琪目前狀態如何?未來有何打算?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位於魏公村的環球雅思北京總部。

賣掉公司是為了“安全降落”

作為教育培訓界上市後賣掉公司的先行者,張永琪受到諸多質疑,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但他堅信這是一條正常的路徑選擇。

教育在線:走近之後,我發現環球雅思做得很有品質、充滿企業文化,如今不管所有權歸誰,它總是你一手創造的產品,而且做得非常出色,當時是何機緣讓你產生了一定想把它賣掉的感覺?

張永琪:環球雅思的發展分幾個階段,從一開始進入教育培訓業,做大規模、融資上市,再到現在納入培生旗下。你問的這段時間,是從2010年10月份上市到2011年11月21日出售股權全部簽約辦完手續,中間也就一年零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