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機頭帶。一個優秀的班級要想取得好的成績,辦出自己的特色,使全體同學受到教育,就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我們班每學期開學就進行“幹部競選”,通過學生自薦,同學、任課老師投票選出中隊長、副中隊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旗手、體育委員、衛生委員、文藝委員等八個職位,九個中隊幹部。及時召開中隊幹部會議,明確幹部的職責,並在班級中宣布他們各自所負責的工作,例如:班長是全麵負責管理班級事務,宣傳委員負責黑板報、隊角及班級布置等事項,兩個衛生委員分別管教室和公共區衛生,體育委員管兩操,等等。這樣不僅使班幹部知道自己在班級所處的位置,全班每一名學生也清楚他們應承擔的工作,這對班幹部而言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我還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培訓,指導班委們開展工作,使他們在班級管理中各負其責,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並在班級內樹立他們的威信。同時,我更密切關注班隊幹部們思想和學習的發展,有情況一定要及時解決,時刻提醒他們戒驕戒躁,弘揚班級正氣。當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我在一定的時候還大膽“放手”,讓班隊幹部們自行安排班級工作、組織班級活動、處理班級事務,我在適當的時候稍作指導。這個“放手”初期就像孩子學走路一樣,可能走一步就摔倒一次,有些父母可能忍不下心,幹脆牽著走,認為還省心些,但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永遠不會自己走路。培養班隊幹部也是一樣,在處理班級事務時,不能為了當時效果好,就一味地由老師包辦。例如,我們班的黑板報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動手寫、畫,我每次都做詳細的指導,教他們打格子、排版、插圖等,但我基本不動手,其實這樣的效率還不如由自己辦的速度快、效果好,但在每次辦報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了黑板報的編排,盡管有時因為字寫得不整齊、插圖不夠漂亮而沒得到最高分數,但事實是他們一次比一次辦得更好了,而且也積累了辦報的經驗,進入高年級後,辦黑板報這樣的事完全不需要我再指導了。在學習委員的號召下,我們班還成立了一個小小圖書角,裏麵全是同學們自己捐助的有關百科知識、作文、故事等書籍一百多本,班隊幹部們一起給這些書編了目錄、製定了借書製度、製作借書卡等,完全由中隊委員管理,工作也井井有條。班級特色在這些能幹的小幹部們的努力下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