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做有溫度的教師

一、教育是有溫度的

學校一直倡導自主發展,做自己的主人,強調激發自我潛能,追求一種有引導的自然成長,而非被動遵從;追求一種在“自我”基礎上的提高,為了老師的這種自主性的發展學校創造了很多學習機會,讓我們在一次次學習中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一個寒假裏,學校組織老師參加北師大的培訓,尤其是廣渠門中學高金英老師的講座,讓我深有感觸。

“讓陽光的味道灑滿校園”是她一生執教的追求。她娓娓道來,幽默的語言,鮮活的實例,巧妙的方法……無論是對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家庭、親人,還是對自己的職業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聽著,聽著,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放到了故事裏去比較了,讓我看到了不足,讓我有了學習的衝動,讓我有了“為什麽我不能?我一定能”的想法。

人要有陽光心態。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裏,有時顯得是那樣的弱小,那樣的微不足道,但我們需要幸福與快樂,我們要適應環境,改變自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用陽光心態去做事情。我們不要求達到什麽高度,但我們能開心地去做,想象著我們是那個撒種子的人,不久將會開滿鮮花,給自己給他人帶來美的享受,一生如此,沒有驚天偉業的平凡也精彩。

作為老師,內心要充滿愛。我們常把“愛”字掛在嘴上,但真的能做到嗎?回憶過去,至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能。舉個小例子:為了鍛煉孩子們的能力,會讓小幹部做一些事情,檢查紀律幾乎是每天必須的一件事情,廣播需要檢查,眼操需要檢查,排隊需要檢查,吃飯時也要檢查。小幹部們穿行在同學之間,不時會聽見這樣的話語:表揚某某,批評某某。我美滋滋地想著這些小家夥還挺會幹的。但隨著一次次的“批評某某”的聲音傳到耳朵裏,我不禁對這個“批評”產生了思考:孩子隻是沒有做好,能提升到批評嗎?批評什麽呢?沒有批評內容,這麽嚴肅的詞,這麽輕鬆地從孩子嘴裏冒出來,聽者有何感受?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立刻把“批評”改為“提醒”,並要求小幹部一定要耳語提醒。很快我發現,孩子們逐漸從最初的抗拒過渡到欣然地接受。這隻是工作中的一個小例子,但就是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能就在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改變著他們解決事情的方法,改變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愛,是尊重,是溫暖,是善意,不是苛刻,不是讓對方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