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讓青春的歲月留痕:一位小學教師的成長手記

說課的反思及說課記(五)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真是越說越不知該如何說啊!

如果說第二次說課後的反思要感謝老師們的指導,那麽說課記(四)的反思,就應該感謝一年級(1)班的孩子們。

第一節課,我說課,第二節課,我如約走進了一(1)班的教室,現場上課“拔蘿卜”,一堂課下來,真是汗顏。一邊上就已經在一邊調整說課時的思路了,最後,基本上是麵目全非,現反思如下。

第一,對於說課的設計,是先呈現兩位數加一位數,其實這是學生列豎式的難點,而我卻安排在開場,有難易不分之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層次。

第二,說課時為了強調書寫的格式,用尺子在黑板上畫了格子,到了現場,才知道學生竟然不知道列豎式時怎麽畫那根表示等號的橫線。有學生跟著我把所有的橫線都畫出來了,有學生則一根也沒有畫,還有可愛的孩子問我可不可以畫在上麵,暈。

第三,說課時,以為大部分孩子都知道豎式計算,老師隻需要提一下就可以了。然而,到了現場才知道什麽是從零開始,我也太高估了現在一年級的孩子。第一次接觸豎式,老師還是必須帶著孩子來學習。

第四,對於教具的使用,現場我用了計數器,比說課時的空說感覺要好一些,下次說課時應注意教具的使用。

第五,最重要的一個認識,就是我真是高估了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是這段時間看的課堂實錄,至少都是三年級,一般都集中在高段,高段的組織教學、思維方式和低段還是大不相同,比賽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也是無巧不成書,當我現場上課後,已經有著非常深刻的反思了,領導通知下午的教師大會改成大教研,所有的低段數學老師都聽我們說課。怎麽辦?第四節課我必須趕回清河上課,而且中午下午的課,我全包了,哪有時間準備新的內容,於是乎在下午五點鍾,我用“拔蘿卜”一課展現了我的說課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