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神奇的“心”世界
大一女生小嬈是在一個傳統家庭中長大的。某天收到一封來自班上男生的情書,表達對她的愛慕,頓時覺得不知所措。小嬈對該男生也有好感,隻是想到父母從小教育自己要好好學習,男女之間的事情不應該過早考慮,於是不再理會該男生。兩人同班見麵是在所難免的,可一見到該男生,小嬈就感覺緊張、恐懼,不敢正視他的目光,想快點兒逃離。由於老擔心這件事,小嬈害怕去上課,學習效率降低,一聽舍友談論愛情就覺得自己滿臉通紅。可她又不敢把這事告訴家人和朋友,於是她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可就是無法控製不想,最後甚至連與其他異性都不敢正常交往。
被異性喜歡原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驚慌失措也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然而對於一件事過於恐懼和擔心,壓抑自己,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小嬈就是由於對男女交往的錯誤認知和不恰當的應對方法,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引發了情緒反應的泛化,導致不敢與異**往。大學生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不斷完善期,不論哪個環節處理不好都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各種心理及行為異常的總稱。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人的心理活動亦如此。心理的正麵,即健康的心理活動,能保障人順利適應環境,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和社會中肩負責任,健康地生存發展,同時能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創造性地改造世界。心理的反麵,即異常心理活動,無法保證人正常生活,而且隨時會破壞人的身心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異常”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和絕對的界限,一般認為,人的心理及行為是一個由“健康”逐漸向“異常”,由量變到質變,並且相互依存和轉化的連續譜。因此,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在不同時期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即人的心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隻是程度不同而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