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大揭秘
大二男生小強是計算機專業學生,中學成績優異,理想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在高考報誌願時按照父母的意願報考了師範類專業,因為師範類專業每月有生活補貼,可以減輕家裏的負擔。大學學習一年之後,小強越來越失望、鬱悶,枯燥的高數使他非常厭惡,加之未來的教師職業也不是他理想的職業。小強開始逃課,迷戀網絡遊戲,雖然討厭學習,可是這種墮落的生活又讓小強有強烈的負罪感。多門課程掛科,小強麵臨被學校退學。
小強所學專業並非自己所愛,不愛學也不想學,索性破罐子破摔,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逃學、沉溺於網絡虛擬世界,這是不理智的做法。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並非要一條道走到底。像小強這樣的同學,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專業,可以考慮修第二專業或向學校申請轉專業,絕不應采取自暴自棄的方法。
隨著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群體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競爭越發激烈,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就業與發展的憂慮等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使當代大學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自然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點之一。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自殺、自殘、傷害他人的惡性事件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從而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大學生群體中多數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他們有能力處理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問題,有心理障礙或精神病性問題的是極少數。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心理疾病和其他任何疾病一樣,都需要及時治療,否則就會加重病情,給治愈帶來困難。一般性心理問題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如不及時調適和疏導,就有可能導致心理障礙和精神病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