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的秘密
小美是大二女生,家庭貧困,性格內向、孤僻,不善言談、不會處事,很少與人交往。進入大學一年了,和班上同學的關係不好,與舍友發生過幾次衝突,輔導員多次協調無果,隻好調整到其他宿舍,和其他班級的同學交往。從此,小美和班級同學之間的聯係溝通越來越少,情感越來越淡漠。小美覺得自己沒有一個談得來的朋友,常常感到煩惱和痛苦,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睡眠。小美前往學校心理谘詢中心谘詢,希望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小美已經意識到,與他人的交往是大學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回避與人交往,會帶來痛苦、焦慮等不良情緒,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讓我們獲得內心的滿足,而人際衝突和人際回避常常讓我們苦不堪言。人際關係必不可少,也至關重要。因此,了解人際關係是如何建立、發展和運作的,如何處理人際衝突等問題,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進行社會交往。
那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如何產生的,會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幹擾?假設你獨自一人在教室裏自習,有一個陌生人走進了教室,你會希望和他(她)成為朋友嗎?如果會,原因何在?如果不會,又是依據什麽呢?本節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從心理學看,人際交往的產生源於人際吸引,即接近他人的願望。那麽吸引力的秘密究竟又是什麽呢?
一、人際交往概述
(一)人際交往理論
19世紀中葉,馬克思就對人的本質進行了界定:“人的本質就其現實性來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非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這個界定中,我們可以了解人的本質在於他的社會性,人是在交往中發展的,人際關係維係著人類社會的運轉。因此,人際交往從人類社會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