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感的力量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一個人在宿舍裏,舍友A去約會了,B去參加社團活動,C去圖書館上自習,你一個人待在宿舍裏,一開始覺得很自由很舒服,可久而久之,你發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你和舍友們的交流很少,也不深入,感覺沒有歸屬感,你想找人聊聊天,可是翻開手機通訊錄,不知道能給誰撥電話。這種感覺令你舒服嗎?長時間缺少親密朋友,會產生怎樣的情緒呢?
大學時代不可避免地會體驗到孤獨的感覺。孤獨感幾乎是人類的普遍體驗。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孤獨。除了孤獨,我們還可能體驗很多別的社交情緒,如嫉妒、窘迫、害羞、憤怒等,這些情緒常常產生於我們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成為我們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本節將重點討論社交孤獨,情感孤獨、害羞和社交回避以及社交衝突等常見的人際困擾,並且探討可行的應對方式。
一、走出孤獨的圍牆
(一)孤獨的感覺
孤獨(loneliness)被定義為“一種喪失和不滿足的感覺,它因我們對社會關係的期望和現實不一致產生”。孤獨的人的人際關係或日常交往並不一定比其他人少,他們比其他人少的是滿足感。研究結果表明,孤獨的3個重要原因分別是缺乏對交往的控製感(Shulz,1976),缺少至少一位親密朋友(Peplau et al,1982)和不習慣獨處(Shanas et al.,1968)。孤獨的產生本質是我們的社會關係水平和朋友數量與期望不符合。例如,當你渴望一段戀愛的時候,即使你擁有很多朋友,唯獨缺少一個戀人,你依然會感到孤獨。韋斯提出,在社交孤立——缺乏朋友和熟人的社交網絡,和情緒孤立——缺乏單一的深厚關係的兩種情況下,人們會更多地體驗到孤獨的感覺(Weiss,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