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第2版)

第三節 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

——做網絡世界的主人

小許,23歲,某高校三年級學生,來自西部的一個小山村,父親在一次車禍中摔傷,癱瘓在床,家庭十分貧困,全家的主要收入靠母親的務農。但他從小學習成績優異,高考結束後被一所名校錄取,上大學的資費由村民們自發捐款湊齊。上大學後,他發現自己與其他同學有著太多的差距,如普通話不標準、性格內向、經濟貧困等,這些都令他十分自卑,上課無法集中精力,心中煩悶,他恨不得自己像烏龜一樣退縮起來不要見人。於是他選擇通過網絡遊戲來逃避現實世界。他在網絡世界中盡情宣泄心中的鬱悶,想找回那久違的自信。但事與願違,他因此一發不可收拾,蜷縮在網絡世界中不願意回到現實。

輔導員通過各種方式聯係到了他的家人。家人、族人十分震驚。堅強的母親當即安排好親戚照顧他的父親,變賣家中一些值錢的東西,再向鄰居借了點兒錢,收拾簡單的行李趕到他的大學。見到母親時,小許慚愧不已,哭倒在母親的懷裏。母親一邊抱著孩子哭泣,一邊想著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網癮。貧窮但堅強的母親漸漸冷靜下來,擦幹眼淚,告訴孩子,自己要陪他上大學。隨後,母親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潮濕陰暗的地下室,並在附近的建築工地打臨時工,開始了陪讀生涯。她沒有文化也不會講大道理,隻是用博大的母愛、自己的拚搏和求助老師同學不斷地激勵孩子麵對困難,戰勝網癮,重新證明自己。

剛開始時,小許還是難以克製網癮不時偷偷去上網。母親知道後,沒有責罵孩子,她對孩子說,網癮就像犯了一種病主要靠自己增強抵抗力。病發了,忍忍就過去了。她鼓勵孩子用好山裏孩子的堅韌品質,想想大山,想想癱瘓在床的父親,想想在高樓烈日下綁鋼筋的母親。她用自己的心靈與孩子進行不斷的溝通。與此同時,她真誠地請求小許的老師、同學一起幫助小許走出困境。在母親的努力下,在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愛喚醒下,漸漸地,小許從網癮中走了出來,開始融入大學的學習生活,漸漸地又找回了自己,人生航船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