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德國宗教改革與農民戰爭

第二節 馬克西米連一世統治時期的德國

一、國際局勢的緊張

1486年,當腓特烈三世還健在時,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就當選為德王(1493年正式即位),稱馬克西米連一世,實際參與德國政治事務。

馬克西米連一世上台時期,德國麵臨的國際形勢是嚴峻的。

在東方,1458年匈牙利貴族選舉反土耳其名將雅諾什·洪雅迪之子、15歲的馬賽厄斯·科維努斯為國王,腓特烈三世被迫承認,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匈牙利的統治。匈牙利在科維努斯統治時期,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中歐國家。1468年,科維努斯侵入捷克,於第二年加冕為捷克國王。1485年,科維努斯攻占維也納,抄了哈布斯堡的老家,構成了對德國的嚴重威脅。條頓騎士團自1410年被波蘭和立陶宛聯軍擊敗後,勢力衰落。根據1466年的托倫和約,波蘭收複但澤、托倫、馬林堡和波美拉尼亞東部,得到波羅的海出海口;騎士團雖仍然保有普魯士,但成了波蘭的附庸。1471年,波蘭又從匈牙利手裏奪走波希米亞,匈牙利則仍然擁有摩拉維亞、西裏西亞和魯沙提亞。

在西方,勃艮第公國達到強盛的頂點。勃艮第原是法國的一個公爵區(法國還有一個以貝藏鬆城為中心的勃艮第伯爵區,即法蘭斯庚德),在百年戰爭後期實際變成獨立的國家。在公爵好人腓力普和大膽查理統治時期,先後兼並尼德蘭、洛林,從西吉斯蒙手裏買到上亞爾薩斯,甚至企圖占領赫赫有名的德國選侯區科隆。大膽查理還誇口說,天地之間隻有三位君主,即天上的上帝、地獄裏的撒旦和地上的他本人,因而他要建立一個從北海到地中海之間的強大國家:法國雖然與德國同樣受到勃艮第公國的威脅,但在百年戰爭後期國力漸漸恢複,已經露出要向東擴張的意圖。從1439年到1445年,法軍一再出現在洛林和亞爾薩斯,並對梅斯和斯特拉斯堡提出領土要求。西南隅的瑞士,利用哈布斯堡家族各支之間的矛盾,奪得萊茵河南岸一塊又一塊土地,在西吉斯蒙時期實際取得內部自治權。西北方的荷爾斯泰因,慢慢被丹麥人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