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30年的奧格斯堡帝國議會
1529年的斯拜伊爾帝國議會以後,查理五世決定回德國,利用他的影響親自解決那裏的宗教紛爭。他希望雙方最好能達成和解,否則不惜使用武力鎮壓陷於分裂的宗教改革運動。1530年2月24日,教皇在博洛尼亞為查理加冕。這是教皇最後一次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加冕,沒有一個德國諸侯在場。查理在博洛尼亞發出傳召,要帝國各等級的代表出席定於1530年4月8日在奧格斯堡召開的帝國議會。他表示要傾聽大家的意見,以便捐棄舊嫌,生活在一個基督、一個教會、一個國家和一個團結的氣氛裏。
6月15日,長期生活在國外的查理五世,在教皇使節坎佩吉奧等人的陪同下,從因斯布魯克到達奧格斯堡郊外的萊希河畔,受到大批諸侯的恭迎。倔強的薩克森選侯約翰紋絲不動地站在那裏,拒不接受皇帝的致意。接著舉行盛大的入城式,查理打著華蓋騎馬入城。一群教士在城門口高唱“你來得合乎心願”,教堂裏唱起了“讚主歌”。隆重的歡迎儀式,掩蓋不住他們之間的尖銳矛盾。會前,查理要求薩克森選侯、黑森伯爵、勃蘭登堡侯爵等,在會議期間保持沉默,不要進行引起爭吵的講道,希望他們同他一道參加基督聖體節遊行,均遭拒絕。勃蘭登堡侯爵喬治站起來說:“我寧願跪在陛下麵前並砍下我的腦袋,也絕不違抗上帝和上帝的福音。”並立刻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查理急得趕忙說“不要砍腦袋,不要砍腦袋”,隻好獨自去參加基督聖體節遊行。[1]查理開始盤算,薩克森選侯如不馴服,將把他的爵位轉交給薩克森公爵喬治(堅定的天主教徒)的後人。
6月20日,奧格斯堡帝國議會正式開幕,由於沃姆斯敕令沒有解除,路德不能參加會議。他留在薩克森的科堡,但與會議保持密切接觸,幾乎天天有書信來往。他在給薩克森總理大臣布呂克的信裏說,天不會塌下來,天上翻滾的烏雲也掉不下來,隻是希望皇帝不要做任何違反上帝的道和帝國憲法的事,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認為那是他的顧問盜用他的名義幹的,應當加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