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首次演出後,引起強烈的反響,受到戲劇界及廣大觀眾的關注,後來相繼被搬上世界各地的舞台。貝克特與尤奈斯庫、熱內等劇作家一樣,成功地獲得了文學界議論最多的榮譽。他既是先鋒派文學的代表,又是荒誕派戲劇最為出色的作家。在他的思考中,時時滲透著一種令人深思的黑色幽默。他刻意地把小說和戲劇寫得十分怪誕,而且具有挑釁性。他的“反文學”作品固然觸犯了傳統,甚至引起了激烈的爭議,但是感人至深,發人深省,或者說總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
貝克特在戲劇藝術的探索方麵,做出了相當多的貢獻。當代英國戲劇家沁費爾德指出:“就貝克特而言,他的劇作對人生所作的陰暗描繪,我們盡可以不必接受,然而他對戲劇藝術所做的貢獻卻是足以贏得我們的感謝和尊敬。他使我們重新想起:戲劇從根本說不過是人在舞台上的表演,他提醒了我們,華麗的布景、逼真的道具、完美的服裝、波瀾起伏的情節,盡管有趣,但對於戲劇藝術卻不是非有不可。……他描寫了人類山窮水盡的苦境,卻將戲劇引入了柳暗花明的新村。”[7]
貝克特在麵對痛苦和逆境時所表現出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激勵了很多人。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描寫的人生多麽陰暗,都總能發現一種形態、一種活力,這種力量抵消了作品中的虛無主義。薩繆爾·貝克特是獨一無二的,“是有史以來最勇敢、也最冷酷的作者……他的手從不高過他的心……他催生了美好的事物。他的工作如此美好。”[8]
[1] [英]詹姆斯·諾爾森:《貝克特肖像》,王紹祥譯,49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英]詹姆斯·諾爾森:《貝克特肖像》,王紹祥譯,49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