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貢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中比較重要的人物,如果少了他,超現實主義運動就不夠完整。阿拉貢的一生富於戲劇性,同時也充滿爭議。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他在20世紀法國文學史上,尤其是超現實主義時代舉足輕重的地位。他逝世後,除了少數極右派,幾乎每個階層的人都公認他為一代文豪,向他致敬。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他為“最偉大作家之一”,說他“經曆了本世紀的痛苦與希望”。
(一)生平與創作
1897年10月3日,一個“總是驚恐的孩子”在巴黎出生。作為私生子,他沒有得到父母的公開承認。在受洗時,他的父名和出生地(馬德裏)都是虛構的,他的教名為路易—馬利—安東尼—阿爾弗萊德·A,即他的教父和保護人(其實是生父)路易·安德裏厄以及教母(實際上是生母)瑪格麗特·圖卡斯名字的結合。路易·安德裏厄是一個出任過警察局局長的國民議會議員,當時已有妻室,而瑪格麗特未婚。為了避免引起醜聞,瑪格麗特一直把阿拉貢當成小弟弟撫養。阿拉貢在名義上是外祖母克萊爾·圖卡斯的養子。直到1916年阿拉貢才從母親口中得知自己身世的秘密。關於他不光明正大的出生,阿拉貢多次在作品中提到,尤其是在自傳體詩《未完成的小說》中,他表達了對母親——這個背負著難以啟齒秘密的母親——的溫情:
我由生活的錯誤而生
你賦予我生命之際已將自己的生命給我[1]
瑪格麗特·圖卡斯是個溫柔而又孤獨憂鬱的人,思想時而專注,時而遊移。她對阿拉貢的影響很大,尤其傳給兒子特立獨行不受束縛的個性,這也是阿拉貢後來放棄醫學而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重要原因。幼年的阿拉貢似乎隱約感覺到自己身世有隱情,因而對母親的感情複雜。一方麵被母親溫柔的愛所感動;一方麵又因身世隱秘而心存疑慮。這一切造就了他羞怯、敏感的性格及強於常人的自尊心。阿拉貢的母親開了一家膳宿公寓,常有一些外國人來往。他的兩個姨母與到來的這些外國女性一起聚會。在這些人中,一個叫伊麗莎白·尼古拉奇的格魯吉亞人尤為重要,是她給小阿拉貢讀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文學的種子在阿拉貢稚嫩的心中播撒萌發。後來,在阿拉貢《巴爾的鍾》裏,伊麗莎白成為一個重要的人物。阿拉貢從小就顯露出文學天分,1904年他就寫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多麽神聖的靈魂!》。他在聖—皮埃爾中學上學時,更多地受到狄更斯、高爾基,特別是巴雷斯的影響:巴雷斯的《文學25年》“對我來說就如雲端射出的陽光,毫不誇張地說,它決定了我生活的方向”[2]。巴雷斯作品宣揚的自我崇拜和無政府主義對阿拉貢的影響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