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加繆生於阿爾及利亞(當時淪為法國殖民地)蒙托城郊區的一個農業工人家庭,其父呂西安·加繆原籍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呂西安即被征入伍,不幸於1914年因傷去世。小加繆一家從此在阿爾及爾的貧民區過著窮困的生活。
加繆起先在市內私立小學讀書,由於他天賦聰穎且勤奮,小學畢業後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了中學獎學金會考,後轉入能享受助學金的公辦學校,學習成績優異。少年時期的加繆過早地體驗了生活的不易,但豐富而優秀的書籍在他的精神家園種下了啟蒙的種子。
貧窮的物質生活無法使加繆獲得同齡孩子優裕而無憂的童年,但在精神上卻受賜於阿爾及利亞無限的風光熏陶。大自然的美、陽光和大海給加繆難以為繼的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作為地中海的孩子,加繆對於溫暖的陽光與浩瀚的大海天生有一種熱愛,不僅給予他生活**,而且驅散埋在他心底的憂愁。阿爾及利亞宜人的風情給予加繆源源不斷的靈感,成為他後來創作不竭的源泉。
陪伴加繆度過少年時代的另一件事,是對其一生都產生重大影響的肺結核對生命的威脅。年輕的加繆突然間意識到死亡離自己很近,少年人敏感而深邃的感覺力使他從中預感到生命的某些不可理喻,同時對生命投注了更大熱情,感謝上天對自己的眷顧,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加繆的一生都在與命運作不懈的抗爭,他麵對病痛無情的折磨,表現出堅定的勇氣,以一種決絕的力量抵抗病魔對身體的吞噬。
童年生活的窮苦,少年時代疾病的折磨,使加繆度過了本應屬於人生最歡樂的時光。一方麵是貧困的家庭給他造成的對饑餓的恐懼,卑微的出身又讓他嚐盡了他人的白眼,但生活又是公平的,地中海沿岸旖旎的風光,將貧窮的步伐阻擋在他心靈的門檻外,陽光與大海給予他無盡的精神慰藉。於是,加繆在貧苦與幸福的二元交織的矛盾生活中,進一步肯定了自身的價值,擺脫了主觀主義與虛無主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