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三、梅洛-龐蒂和雷蒙·阿隆

法國著名現象學家梅洛-龐蒂和哲學家、政治學家雷蒙·阿隆深受存在主義思潮的影響,作品中含有濃厚的存在主義觀念,評論界將他們稱為“存在主義邊緣作家”。

梅洛-龐蒂在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裏幾乎與薩特齊名。不同的是,他在存在主義文壇上更多是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家出現的,他的存在主義觀念寓於其哲學思想或文論觀念中。代表作《知覺現象學》是對胡塞爾的現象學所做的生存哲學意義上的深刻闡發。他於1955年發表了《辯證法的探險》,將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係結合起來,以致在西方有“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者”或“現象學馬克思主義者”的稱號。有人為了將他與薩特等人區別開來,甚至稱他為“現象學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者”[6]。

雷蒙·阿隆與薩特曾一同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阿隆比薩特高兩屆,兩人在4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保持合作,後因思想政治觀念不同而決裂。阿隆曾被稱為“存在主義者”,不僅因為他與薩特共編《現代》的短暫經曆,更重要在於他與薩特在思想上有一致的地方。在其代表作《曆史哲學引論》中,他指出,時代是多樣化的,而這多樣化,更需要人們思想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