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一節 中王國時期的對外征服

第一中間期,埃及政局混亂,饑荒頻生,人民起義,貴族爭權,因而無暇也無力對外進行征服。相反,倒有貝督因人侵入了埃及本土(三角洲)。第11王朝時期,埃及逐漸走向統一,但各地貴族勢力仍很強大,王權十分軟弱,因而雖偶有對外征伐,如孟圖霍特普二世對南方努比亞的戰爭,他在阿蘇安附近留有銘文可以為證。[1]但總的來說埃及對外沒有太多的行動。

圖6.1 孟圖霍特普二世像。開羅埃及博物館藏

第12王朝時期,埃及的統一得到鞏固,王權再度加強,奴隸製經濟得到發展。於是,埃及奴隸主開始大肆向外擴張。這種擴張既是埃及奴隸主貪得無厭的反映,也是埃及奴隸製經濟發展的要求。

第12王朝的第一位國王阿美涅姆赫特一世(Amenemhet Ⅰ)或阿美涅麥斯一世(Amenemes Ⅰ)統治時期就開始了對外的征服活動。他的銘文中就記載了他對努比亞地區的征服:“我抓獲了瓦瓦特的人民,我俘虜了馬卓伊的人民。”[2]在科努斯科地方(在第一瀑布與第二瀑布之間)屬於這個時期的銘文寫道:“永生的上下埃及之王舍赫特庇布勒(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第29年,我們推翻了瓦瓦特……”[3]

在他統治時期,還曾同北方的貝督因人和其他亞細亞人作戰,當時一個名叫涅蘇蒙圖的軍官的銘文說道:“我打敗了亞洲的特羅格羅迪特人、沙漠的居民。我推翻了遊牧者的要塞,就像他們從未存在過一樣……”[4]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的繼承者辛努塞爾特一世(Senusert Ⅰ),也稱塞索斯特裏斯(Sesostris),繼續了對外擴張的政策。他曾多次對南方用兵,最遠處達到瓦迪-哈爾發地區(位於第二瀑布附近)。他的一個高級軍官孟圖霍特普在此留下了銘文:“我為你而把努比亞的所有國家都帶到了你仁慈的神的腳下。”[5]從所刻的浮雕上的解釋性銘文看,至少有10個城市被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