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一編 埃及文明的出現

第一章 埃及文明概況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古代居民

一、“埃及”名稱的由來

埃及地處東北非洲。在古代,生活在這裏的居民並不把自己的國家叫作“埃及”,而是叫作“凱麥特”,意為“黑土地”。[1]“埃及”這個名字是古希臘人對埃及古城孟菲斯(Memphis)的訛稱。古代埃及人原來把孟菲斯城叫作“白城”,或叫作“普塔赫的精靈的地方”(Place of the Soul of Ptah)[2],音譯為Hat-Ka-Ptah(或Hikuptah),希臘語讀作Aigyptos,如今埃及的英文名稱(Egypt)即由Aigyptos而來。現在,人們沿用了Egypt這個詞來稱呼這片土地,而原來埃及人稱呼自己國家的名字卻被人們遺忘了。

二、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埃及的北麵是地中海,西麵是利比亞,南邊是蘇丹和埃塞俄比亞(古代的努比亞),東隔紅海與阿拉伯半島相望,東北通過西奈半島與敘利亞、巴勒斯坦相連。

現代的一些學者誇大古代埃及的孤立性和閉塞性;另一些學者則誇大古代埃及同外界的聯係,甚至把古代埃及文明說成是一個又一個外敵入侵的結果。顯然,這兩種傾向都是不正確的,都有片麵性。

古代埃及人實際上隻是把尼羅河第一瀑布(今阿斯旺水壩附近)以下的尼羅河河穀和三角洲地區看作自己的國土。尼羅河河穀以東、以西都是沙漠,不適合於人類居住,常常被埃及人看作與自己的黑土地相對立的地方,是紅土地的地方。

關於埃及的國土,古代希臘的著名曆史學家希羅多德曾有如下描述:

(5)……希臘人乘船前來的埃及,是埃及人由於河流的贈賜而獲得的土地。不單是國家的下部,就是溯上述的湖而上三日行程間的地帶也同樣是如此,雖然他們並沒有附帶提到這一點,但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情況是完全一樣的。談到埃及土地的性質,則第一:在你從海上向陸地方麵走,而離陸地還有一日的航程的時候,那時你如放下測錘,你就會把泥帶上來並知道那裏的海深是十一歐爾巨阿。這就是說,從陸地上衝刷下來的泥土一直沉積到這樣遠的地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