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二節 古代埃及人的風俗習慣

一、文物中反映的古代埃及人的墓葬習慣

世界各國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在喪葬形式方麵也是如此,如有的是土葬,有的則是火葬,還有的是水葬等。

古代埃及人的喪葬習慣有和別的民族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古代埃及人實行墓葬,而且十分重視修墳造墓,這和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有關。他們認為,人的現世是短暫的,死後的生活才是長久的。他們有靈魂轉世的觀念,認為人死是人的靈魂和肉體的暫時分離,隻要有條件,人死後可以複活。並且,死後的生活和現世沒有什麽區別,因此,一般人並不怎麽重視修建住房,但卻十分重視修墳造墓。他們把它當作死後永久的居所。古王國時期的一位王子哈爾德傑德夫對其子的教訓中就說:“在墓地修好你的居所,使你在西方(即尼羅河西岸,古代埃及人認為尼羅河東岸是人居住的地方,而西岸則是死人埋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的居所富有價值。假如死亡侵襲我們,倘若生命刺傷我們,死亡之屋可以用來生活。為自己尋找水源充足的田地……在你的田地中為祭司選擇一塊,保證其每年都得到良好的灌溉。他甚至比你的兒子更能使你受益,你要喜歡他甚至勝過你的子嗣。”[9]

古代埃及人的墳墓從前王朝到新王國經曆了多種變化,大致經過了這樣幾個發展階段:最早的墓很簡單,隻是在地上挖一個坑,將屍體用蘆葦席包裹起來就埋掉了,後來,在前王朝時期晚期,即格爾塞時期,國王或貴族的墓開始用磚坯砌起來並在墓牆上畫上畫,這就是在希拉康波裏發現的畫墓。到早王朝時期,國王和貴族的墓稱為馬斯塔巴,這種墓可以是上下兩層,每一層可以有許多房間,其中,除了存放屍體(包括墓主人的屍體和陪葬者的屍體)以外,其他的房間則是為墓主人準備的各種物品,包括吃的,穿的、用的。這種房間多者達一兩百間。早王朝時期的一個國王的墓裏甚至還有一個地產的模型,這說明他們仍然希望在死後還能享用自己地產上的產品或剝削奴隸和勞動者。到古王國時期,國王開始建造金字塔作為自己的墳墓,而貴族則仍然用馬斯塔巴作為墳墓。到新王國時期,國王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底比斯西部的國王穀開鑿岩墓,一些地方貴族早在中王國時期就已經開始開鑿岩墓(如埃及中部的貝尼哈桑地方就有不少中王國時期的貴族墓),一些貴族也是如此(當然不是在國王穀,而是在其他地方,如在底比斯西部的庫爾納就有許多新王國時期的官僚貴族的岩墓)。但在新王國時期,在民間,特別是一些貴族、富人和高官中,用金字塔形裝飾品作為墳墓中的一種裝飾的現象卻延續了很長時間,如一個名叫滕涅爾努特(Tennernut)的人的墓裏安放的金字塔形裝飾品:石灰石材質,屬新王國第19王朝時期,現藏波士頓博物館,三角形石碑上雕刻了墓主人在向奧西裏斯、伊西斯和哈托爾頂禮膜拜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