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二節 古代埃及的文學

一、自傳

自傳是古代埃及最早出現的文學形式。它一般刻於墓壁上,或製成石碑立在墳墓外麵,有時也寫在紙草上。古代埃及人寫自傳的目的是為了表彰自己在世間的善行和一切好的品質,以求順利進入永恒世界,並在人間流芳百世。這種自傳實際上是墓主人為自己準備的墓誌銘。因此,自傳中往往充滿自誇之詞,從中隻能看到古代埃及人的功德和各種善行,而不能發現他們的缺點和過失。自傳性銘文起始於古王國時期,初時的自傳比較簡單,常常有墓主人的姓名、職位、名銜及其家庭成員之名。我們現在見到的最早的自傳性銘文,是第3王朝與第4王朝之交的《梅騰自傳》,它記述了梅騰的履曆、財產狀況、職位升遷和榮譽等。

自傳文學一經形成,便得到極大發展。到了第5王朝,隨著敘事成分的不斷加入,自傳發展成真正的文學形式。到第6王朝時期,自傳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大臣烏尼傳》和《霍爾胡夫傳》。《大臣烏尼傳》以散文的形式寫成,文字流暢,記述了烏尼的職位升遷,烏尼的功績,烏尼對國王的忠心,以及國王給烏尼的種種榮譽。烏尼一生深得國王寵信:烏尼受國王佩比一世命令,單獨處理王後被告一事;佩比一世向亞洲宣戰,在上下埃及組建起一支軍隊,烏尼又被任命為軍隊的統帥等。由於烏尼對國王忠心耿耿,所以職位一再升遷,直至升為上埃及總督。銘文中間有一首凱旋詩歌:“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破壞柏都因人的國境之後。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毀滅柏都因人的國境之後。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摧毀那裏的堡壘之後。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砍伐那裏的無花果和葡萄樹之後。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那裏全境放起了火……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那裏擊潰了好幾萬的隊伍。這個軍隊安然歸來了,在那裏[奪得了]無數[隊伍]以為俘虜。陛下因此極力誇獎我。”[25]這是研究埃及和西亞關係的重要資料。《霍爾胡夫傳》是古王國時期最為有名的一篇自傳。霍爾胡夫也是上埃及總督,曾4次領兵征討努比亞,因此得到國王許多賞賜,成為研究當時埃及和努比亞關係的重要資料。在這篇自傳銘文中也有一首詩歌,其內容是誇讚自己的品行並希望得到人們對他死後的祝福祈禱:“我給饑餓者以麵包,我送赤身露體者以衣物,我送無船過河者登上彼岸。生活在世上的人們啊,你們路過這個墳墓時,不管南來還是北往,你們將會說:‘獻給這個墳墓的主人,上千個麵包和上千罐啤酒。’”[26]類似這樣對自己濟世救人的完美品德的表白,也常常出現在以後的自傳中,如中王國時期的《英特弗自傳》。還有一些自傳隻記載一生過往,而不論及品行,如第18王朝的《橈夫長雅赫摩斯傳》。自傳主人雅赫摩斯原為一個普通士兵,由於赫赫戰功,他逐漸晉升到將軍之職。他多次獲得國王賞賜的土地和奴隸。他的自傳平實、簡潔,給人們展示的是一個武將的形象。該自傳對於研究驅逐喜克索斯人及埃及的對外擴張戰爭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