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埃及文明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埃及

一、塔薩-巴達裏文化、法雍文化A和梅裏姆達文化

埃及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上埃及有塔薩-巴達裏文化,以及屬於這個文化群的穆斯塔吉和馬特馬爾等,在下埃及有法雍文化A和梅裏姆達文化等。

在塔薩文化遺址發現了多為黑色和灰色的陶器,石製工具包括用矽酸化石灰石製作的特大磨光石斧、刮削器、石刀和錐子,個人裝飾品有戒指、象牙做成的鐲子和穿孔的貝殼,骨製品有魚鉤和湯勺。此外還發現了用雪花石膏石製作的長方形調色板。在塔薩遺址中發現有墳墓,呈橢圓形或長方形。墓裏的死者側臥,手足蜷縮,頭朝南,麵向西,屍體用獸皮或麥席包裹,墓裏還有工具、罐子和裝飾品等作為陪葬品。塔薩時代的居民已經種植大麥、二粒小麥和亞麻,會利用非常原始的灌溉。遺址中還有綿羊骨和山羊骨,這說明已經有畜牧業。裝飾品中的貝殼可能來自紅海,表明這時或許已同紅海有了聯係。

巴達裏文化遺址發現的陶器有紅色、棕色和灰色等,其中的黑頂陶頗為著名,它的胎底是紅色的,但因為在燒製時將器皿倒置,因而成為黑頂陶。有些陶器上有花紋。容器除陶碗以外,還有石頭製作的河馬形容器,用玄武岩製作的碗、高腳杯等。石製工具和武器有箭頭和石刀等。骨製品和象牙製品有勺子、梳子、手鐲、魚鉤、雕像等。有女人和河馬的雕像。個人的裝飾品有河馬牙製作的手鐲、石英珠子、長方形石製調色板等。農業(種植大麥、小麥和亞麻)、畜牧業(飼養牛和羊)和漁獵(狩獵小羚羊、鴕鳥和烏龜)都比較發達。墳墓主要有圓形、橢圓形,偶爾也有長方形的。死者屈身,一般都側臥,頭朝南,麵向西,墓裏有各種陪葬品。已知有銅器,不過銅器都很小,到底是冶煉的還是天然的,抑或從外部進口的,尚不清楚。此地已同外部有了聯係:從西奈或努比亞進口孔雀石(作化妝品用),從紅海進口貝殼(發現有用海貝製成的項鏈)。用象牙或黏土製成的婦女像,可能表明這時還存在對婦女的崇拜。據柴爾德推測,巴達裏人大概身高為1.5~1.7米,體格勻稱而強壯,稍有尼格羅人或南方人的特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