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希臘文明

第一節 古典時期的希臘城邦02

雅典的外交政策繼續向本土傾斜,與斯巴達在希臘半島針鋒相對地展開競爭。公元前449年,雅典與波斯簽署《卡利亞斯和約》,從小亞地區騰出手,與斯巴達在希臘半島展開爭奪,其勢力甚至染指伯羅奔尼撒半島,占領了半島上的特洛伊曾(Troezen)和阿卡亞。

麵對雅典陸地勢力的擴張,斯巴達也改變外交策略,與雅典針鋒相對、你來我往,大打出手。公元前449年,弗基斯出兵控製宗教聖地德爾菲,斯巴達出兵驅逐了弗基斯。第二年,雅典出兵幫助弗基斯重新控製德爾菲。這件事被稱為“第二次神聖戰爭”。斯巴達同時資助彼奧提亞流亡者回國,幫助彼奧提亞擺脫雅典控製,獲得獨立。公元前446年,優俾亞、麥加拉先後暴動。斯巴達國王普羅斯托阿納克斯親自率軍進攻阿提卡,直抵厄琉西斯和特裏烏斯,威脅雅典本土。雅典在付出贖金之後才使斯巴達退兵。雅典在解除斯巴達威脅之後,由伯裏克利親自率軍,進攻優俾亞,征服全島。為了安撫當地人民,雅典允許全島居民按慣例居住,隻有赫斯提亞人被逐出莊園,雅典直接占領該地。公元前445年,斯巴達與雅典簽署“三十年和約”,雅典放棄占領的尼塞亞、佩蓋、特洛伊曾和阿卡亞等地。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

“三十年和約”簽署後,雅典的外交重點再次轉向海上擴張。當雅典忙於本土作戰的時候,波斯趁機在亞洲擴張,侵吞雅典的勢力範圍。現在,雅典重新集中力量恢複對小亞地區希臘城邦的控製。公元前440年,薩摩斯、米利都為爭奪普瑞列(Prene)發生戰爭,雅典趁機介入。薩摩斯、米利都都是提洛同盟的成員國,但因為國力相對強大,又遠離雅典接近波斯,所以擁有較多的自治權。相對而言薩摩斯的海軍力量更強大,因此米利都尋求雅典的支持。薩摩斯內部的民主派為奪取政權也投靠了雅典。伯裏克利親自率兵征討薩摩斯,在薩摩斯建立了民主政體。之後雅典繼續向黑海沿岸擴張,征服辛諾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