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典的民主政體
民主政體建立的過程 古希臘留下來的最寶貴的曆史遺產可以說是民主製度。雅典是古希臘民主製度的代表。這一製度在古典時期達到頂峰。
雅典的民主製度是經過多次改革才達到繁榮的。古風時期的梭倫改革、克裏斯提尼改革,主要設計了一係列便於平民參與政治的組織製度,但實際上平民的政治參與程度並不高。克裏斯提尼改革之後,平民的勢力有所上升,改革給予了平民更多的政治權利。克裏斯提尼家族為了遏製對手,又製定了陶片放逐法,進一步排擠、打擊僭主政治的殘餘勢力,希庇亞斯的弟弟希帕庫斯首先被放逐。雅典國力增強之後,開始海上擴張,海軍力量得以加強,而平民被大量吸收為水手,平民的政治地位進一步提升,貴族勢力受到打擊。公元前486年、前485年、前484年,克裏斯提尼所屬的阿爾克密尼德家族先後有三位成員被放逐,公元前482年,馬拉鬆戰役指揮官、貴族派代表阿裏斯提德也被放逐。但是,公元前481年,希波戰爭進入激戰階段,雅典全民動員投入戰爭,貴族階層也積極捐獻物資,建造軍艦,招募水手。正是依靠海軍,雅典取得了薩拉米海戰的重大勝利,拯救了雅典,也扭轉了希波戰爭的進程。這使得貴族和貴族把控的戰神山會議的勢力得以恢複。
但是,在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之後,雅典海軍縱橫於愛琴海,不斷獲得勝利,盟金和戰利品成為雅典主要的財政來源,貴族捐獻失去了往日的意義,平民變得非常自信,他們迫切希望實施民主製度。平民派領袖厄菲厄爾特、底米斯托克利、伯裏克利等抓住貴族派奉行的親斯巴達外交政策遇挫的契機,猛烈攻擊貴族派,揭露貴族的腐敗,追究戰神山會議成員的違法行為,剝奪了戰神山會議的幾乎所有權力,隻保留了審判血親複仇、放火和謀殺案件的權力。公元前461年,厄菲厄爾特遇刺身亡,伯裏克利成為平民派領袖。在他的推動下,雅典放逐了貴族派領袖客蒙。公元前457年,第三等級獲得推舉執政官候選人的權力。雅典第三等級約占整個公民群體的一半,這也意味著過半的公民有權當選執政官。最高官職執政官向下層公民的逐步開放是雅典民主發展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