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希臘文明

第六章 希臘化時代

所謂“希臘化時代”,是指亞曆山大東征後的三個世紀裏,古希臘文明和小亞細亞、敘利亞、猶太、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個時代。時間範圍通常認為開始於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羅馬吞並最後一個希臘化國家托勒密王朝為止[1]。

學術界對“希臘化時代”展開研究的曆史並不長,從19世紀上半葉德國學者德羅伊森(J.G.Droysen,1808-1884)賦予Hellenism以新的含義之後,“希臘化時代”才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由於這個時代所具有的過渡性、多樣性和複雜性,時至今日,關於“希臘化”的含義、這個時代的特征和性質等問題仍舊存在著很多種不同的看法。盡管如此,自從這個時代被重新“發現”以後,其曆史地位和重要性越來越得到普遍認可,成為學界的共識。

首先,“希臘化時代”上承希臘城邦時代,下接羅馬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和繼往開來的時代。正是由於希臘化時代的存在,才使通過繼承和發揚希臘文化而形成的羅馬文明與作為世界性宗教的基督教的產生成為可能。

其次,在這一曆史時期,希臘文化隨著亞曆山大帝國的兵鋒所至而被傳播到了更加廣闊的東方地區。與此同時,東方各國的文化也大量西傳,兩股潮流相互碰撞而創造出了博采眾長、異彩紛呈的新文化,從而迎來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東西方文化大交融的時期。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程度之深、成果之巨、影響之深遠乃前所未有,最終溝通了希臘、埃及、巴比倫、印度,甚至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大文明,揭開了歐亞非大陸間人類文化大交流、大匯合的序幕。[2]

下麵我們首先對“希臘化時代”的曆史發展過程作簡要的敘述。

[1] 參見陳恒:《希臘化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