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希臘文明

第三節 希臘化時代的曆史特點

希臘化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和繼往開來的曆史時代,它是連接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兩個西方古典文明的巔峰時代的一座橋梁,其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於這段曆史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過渡性和特殊性,希臘化時代曾經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受到西方學術界的忽視、冷遇甚至詬病,直到19世紀中葉以後才被人們重新“發現”,逐漸成為能夠與城邦時代的希臘“平起平坐”的研究領域。那麽,希臘化時代是如何被學界發現的?這個時代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又具有哪些不同於希臘城邦時代的曆史特點呢?

一、“希臘化時代”的發現

希臘文明與希臘化時代 在19世紀中葉以前,歐洲學者們撰寫的希臘史都是以馬其頓人入主希臘和亞曆山大東征建立了亞曆山大帝國作為結束。這種寫法是基於以下的看法,即馬其頓的稱霸與此前斯巴達、雅典和底比斯的霸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因為馬其頓人是否具有希臘民族的身份是十分令人懷疑的,而馬其頓人所建立起的亞曆山大帝國更是與古希臘的城邦相去甚遠,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希臘城邦失去從前的獨立和自由。因此,古希臘的文明也就自然而然和令人神傷地壽終正寢了。

實際上,問題並不是如此簡單,這裏麵涉及兩個根本性的問題,第一,馬其頓人是不是希臘人?如果不是希臘人,那麽他們對希臘的征服就與波斯人的入侵具有相同的性質,其入主希臘必然會造成希臘文明的毀滅和中斷;但如果他們是希臘人的話,那麽接下來的曆史就不能被簡單地看作希臘文明的終結,而是希臘文明的一個新時代的開啟。現在的研究表明,馬其頓人雖然地處希臘城邦文明的邊陲,但他們無論從種族、語言、宗教還是習俗上看都屬於希臘大家庭中的一員,隻是曆史發展有些滯後罷了。正是在這一時期,與城邦時代舊有的“各別主義”相對立的新的“泛希臘主義”的民族認同觀念的逐步形成和強化為馬其頓人完成希臘的統一和建立帝國創造了理論上的依據[1]。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相關,那就是古希臘的文明真的隨著馬其頓的征服和亞曆山大帝國的建立以及城邦獨立地位的失去而終結了嗎?應該說,曆史發展的史實給了這個問題以很好的回答,那就是隨著馬其頓人的軍事征服活動,希臘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但沒有立即消失,反而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全麵和大範圍地傳播到了希臘城邦所在地以外的一個更為廣闊的地區。因此,19世紀之前人們對希臘化時代的忽視與其說是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不如說是建立在對城邦文明的狹隘的依戀及對馬其頓人和亞曆山大帝國的某種偏見上麵,這種態度極大地阻礙了學術界對希臘化時代做出全麵、係統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