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希臘文明

第三節 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02

希臘化時代,希臘本土諸邦經濟逐漸衰落,在建築方麵少有建樹,而一些希臘化國家由於經濟繁榮,紛紛掀起建築熱潮。這一時期的建築不再以神廟為主,城市市政公共建築獲得了很大發展,並在城市建設和規劃方麵取得了很大成就。亞曆山大曾在西亞、中亞、印度河畔和埃及建立了眾多城市和據點。有學者曾評論說:“希臘化時代在許多方麵是希臘城邦戲劇性增長的最重要時期。從地域上說,幾百個新城市拔地而起,從地中海沿岸直到現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沿途不僅有大批城市覆蓋廣闊地域,而且城市的大小在希臘化時期也增加了。……埃及的亞曆山大裏亞的人口甚至達到100萬。”[8]亞曆山大裏亞城是亞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1年親自選址建立的,亞曆山大大帝去世後,該城成為托勒密王國的首都,托勒密一世、二世、三世都致力於城市建設和文化設施,從而使其成為希臘化時代最重要的大城市。全城分五個區,包括皇宮、皇家庭院、政府機構、繆斯宮、圖書館等大量建築。亞曆山大圖書館藏書多達70萬卷。亞曆山大裏亞成為地中海世界最大的文化中心。

亞曆山大裏亞法羅斯島上的燈塔是希臘化時代最著名的建築。其他該時期較著名的建築還有帕加馬城的宙斯祭壇、米利都城的議事廳以及雅典風塔等。

古希臘雕塑主要包括獨立人物雕塑和建築雕塑。獨立的人物雕塑有各種神像、藝術人像和個人肖像等;建築雕塑作為裝飾,附屬於神廟等大型建築物,一般分布於古希臘建築的三角形山牆、簷壁間板和廊柱內牆,其題材往往取自遠古的神話和傳說,表現人物群像。

荷馬時代的雕塑主要是作為祭祀和陪葬用品的小型陶塑、青銅人物和動物雕像,手法簡拙,形象呆板,在造型上呈現出幾何風格。古風時代,希臘的雕塑藝術開始發展起來。從公元前7世紀中葉起,在納克索斯、薩摩斯以及派羅斯等島嶼,開始采用大理石雕刻人體大小的雕像。早期的希臘雕像受埃及雕像的影響很大,麵孔呈三角形,造型古板,沒有表情,動作直立單調。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雕像主要是**的男子立像和穿著衣衫的女子立像,雕刻的造型技法也有了進步。雕像的人體比例更趨合理,身體姿態也更顯自然,胸腹及四肢的肌肉開始顯示出質感和彈性,更符合人體的解剖結構,而且人像的麵部普遍有了微笑的表情,被後人稱為“古風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