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怎樣……呢”:修辭問句,後麵給出已經證明的理由,因此無論怎麽譴責海倫都不會再正當了。
中譯取“戲作”,因漢語文學中,“戲作”也是獨特的風格和文體,唐宋詩家多愛寫“戲作詩”,如杜甫、白居易和蘇軾等人;日本江戶文學依此,並遵孔子“遊於藝”為法,有“戲作文學”,芥川龍之介有《戲作三昧》寫戲作大家曲亭馬琴,之後尚有太宰治的“新戲作派”。戲作名為遊戲,但往往寓深義於詼諧,盡褒貶而言隱。中西戲作,相通之處頗多。
附:伊索克拉底演說《海倫》中提到的《海倫頌》:
[譯按]希臘文參B本和Norlin的希英對照本。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1] 本文原刊於《古典研究》,劉小楓主編,香港古典研究基金會,2012年冬季號,按照《古典研究》的規定,原文為繁體字,這裏轉換為簡體字,但保留了原版的版式要求,內容上有所增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