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歌德《浮士德》中的景觀體驗,是一個重要問題。“迷人的風景”,本身就是悲劇第二部的一幕中的插曲。從《浮士德》標題看,可以大致區分出以下不同的景觀。從出現的頻率來看,首先,自然景觀最多,比如,森林與洞窟、琴海的岩灣、高山、彭納渥斯河、山穀、岩石、荒野、曠野、夜、深夜、子夜。其次是生活景觀,比如,書齋、市街、花園、園亭、居室、禦花園、哥特式居室、實驗室、城堡中的內院等。最後是人文景觀,比如大教堂、皇城、大殿、騎士堂、宮殿、哥特式教堂等。嚴格說來,生活景觀也屬於人文景觀之列,然而在《浮士德》中,生活景觀與人文景觀區別非常明顯。這些不同的景觀既有戲景的作用,更有隱喻的意涵。這些景觀與《浮士德》的人物、情節、思想與言語緊密相關。我們將選擇典型景觀來分析不同類型景觀的內涵。“景觀”一詞《牛津英文詞典》的解釋,即一片廣闊的、具有區別於其他區域特征的土地,視為塑造和自然力量下的產物。在紐拜看來,自然風景具有多種含義,如果一個人鑒賞一處風景,風景對於他富有意味,那麽風景對他就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