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意大利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雖然蒙特威爾第最先憑借牧歌建立起自己的聲譽,但真正決定他在音樂史上地位的卻是歌劇。作為歌劇這一新興體裁的最重要的開發者,他對歌劇的定型功不可沒。
《奧菲歐》(L’Orfeo)是蒙特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也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全名為《奧菲歐傳奇》(La Favola d’Orfeo),在17世紀時被認為是一部“音樂寓言”(Favola in Musica)。《奧菲歐》的故事最早源於古希臘神話中有關他試圖將死去的新婚妻子從地獄中解救出來的傳說。古羅馬時代的兩位偉大詩人分別在自己的史詩中對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做了轉述,先是奧古斯都時期的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前70—前19)在史詩《農事詩》(Georgics,共4卷)第四卷中做了自己的描述,而後,比他年輕的奧維德(Publius Ovidius Naso,前43—17)又在史詩《變形記》(Metamorphoses,共15卷)第十至十一卷中做了進一步描述。奧菲歐,即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俄耳甫斯(Orpheus),傳說他是九位繆斯之一的卡利俄珀(Calliope,史詩的守護女神)和太陽神阿波羅所生的兒子(一說是她和色雷斯國王俄阿戈洛斯所生),擅長歌唱和彈琴,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阿波羅把自己的裏拉琴給了俄耳甫斯。俄耳甫斯的歌聲和琴聲美妙動聽,吸引了所有動植物和山石流水為之起舞。他參加了阿爾戈船英雄的遠征,用強大的音樂魔力使英雄們免被女妖塞壬的音樂所**。他出征歸來後與歐律狄刻(Eurydice,即尤麗迪茜)結為夫妻,但不久妻子就被毒蛇咬死。俄耳甫斯傷心欲絕,為了讓心愛的人複生,他冒險前往陰間,用音樂和悲傷感動了主宰地獄的冥王,冥王允許他把歐律狄刻帶回人間,條件是在回到人間前他不能回頭看她。當俄耳甫斯帶領歐律狄刻從地獄即將抵達人間時,他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結果歐律狄刻轉瞬即逝,懊喪的俄耳甫斯獨自一人回到人間。已知最早的關於俄耳甫斯之死的說法源於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所述,即俄耳甫斯後來在一次祭酒神的儀式中,被一群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在羅馬神話中叫巴克斯)的色雷斯女人撕成了碎片,因為他公開崇拜與酒神格格不入的太陽神阿波羅。而他的裏拉琴後來被放置於天上,成為一個星座,即天琴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