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風西韻:感受音樂之美

從卡瓦利的《狄多》到普賽爾的《狄多與埃涅阿斯》

在17—18世紀的早期西方歌劇中,以神話或傳說為題材的占有相當的比重,有的歌劇還摻和進一些來源於聖經或古希臘、古羅馬史詩的雖未經證實客觀存在卻廣為人知的事件或人物,其中有些人物經常被西方作曲家和劇作者當作歌劇的主要角色呈現給觀眾,迦太基女王狄多和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就是這樣的兩位人物。這兩個人物最早均出現在古希臘傳說中。狄多(Dido),又名埃麗薩(Alyssa),是一位美貌的腓尼基公主,在丈夫被她的哥哥謀害之後,逃往了北非,從當地部族酋長伊阿耳巴斯手中購買了一塊土地,在那裏建立了城市國家迦太基(Carthage,在現今的突尼斯與利比亞),成為迦太基的創建者和第一任女王。當迦太基城迅速繁榮起來之後,酋長伊阿耳巴斯開始向狄多求婚。狄多為了逃避這樁婚事,為自己堆起一個火葬柴堆,然後站在上麵當眾用匕首自盡。關於埃涅阿斯(Aeneas),在古希臘神話中,他是愛與美神阿佛洛狄忒(即古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的兒子,特洛伊的王子,驍勇善戰。在公元前12世紀的那場因爭奪美麗的海倫而引發的希臘城邦攻打特洛伊城的戰爭中,特洛伊因中了希臘人的“木馬計”而最終陷落,特洛伊人慘遭殺戮,埃涅阿斯是唯一劫後餘生的王室成員。在後來的古羅馬傳說中,他成為最後建立起羅馬城的奠基者。

現存下來的有關狄多與埃涅阿斯的故事,源於公元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代的偉大詩人維吉爾在其代表作《埃涅阿斯紀》(Aeneid)中的描述。維吉爾把當時散布民間的各種傳說匯集起來,仿照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耗時11年,用拉丁文寫成了這部12卷本的民族敘事史詩。在這部史詩中,維吉爾將狄多和埃涅阿斯描繪成同一個時代的人,講述王子埃涅阿斯率領特洛伊殘部逃出熊熊烈焰的特洛伊城廢墟後,乘船漂泊到北非海岸的迦太基;迦太基女王狄多熱情地款待並收留了他,進而墜入情網。後來,埃涅阿斯尊從神的意誌,背叛了狄多,率部揚帆起航,離開迦太基去遙遠的地方建立新的國家。狄多聞訊後悲憤自殺。而愛神之子埃涅阿斯則不辱使命,一路上漂洋過海,曆盡艱辛,最終在神的意誌指引下,於公元前1083年在歐洲南部的意大利建立起第一個特洛伊後裔的居留地拉維涅姆城(羅馬城的前身),日後輝煌強大的羅馬便從這裏誕生(公元前7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