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風西韻:感受音樂之美

用旋律把歡笑進行到底——羅西尼的兩幕喜歌劇《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羅西尼是19世紀上半葉最傑出、影響範圍最廣泛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一生留下近40部歌劇和大量其他作品,其中尤以喜歌劇著稱於世。他創作的一係列融入了嚴肅的正歌劇元素的喜歌劇,從它們誕生的那個時代起就深受人們的喜愛,200年來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直到今日,它們仍然表現出經久不衰的活力和強大的藝術生命力。羅西尼還是19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的旗手,他對喜歌劇所做的一係列耳目一新的新穎改革成為意大利歌劇藝術的一種優秀傳統,被他之後的貝裏尼和多尼采蒂等人加以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792年2月29日,羅西尼在意大利東部沿海小城佩薩羅(Pesaro)的一個音樂世家裏出生,這個小城屬於教皇管轄地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是個窮困的小號手,母親是個唱配角的歌唱演員,家境並不富裕。由於童聲期的羅西尼有一副好嗓音,他被送入了當地教堂的唱詩班,家族中甚至有人提出讓他接受手術,將來當一名收入可觀的閹人歌手。羅西尼對音樂有著天生的領悟能力,很早就會演奏圓號、小提琴、羽管鍵琴等多種樂器。後來,在作曲家朱斯蒂的推薦和資助下,14歲的羅西尼在1806年被送入了博洛尼亞的音樂學校,學習對位法和作曲,開始接受係統的正規音樂教育和訓練。在羅西尼滿18歲步入成年之前的這段時間,他身處歐洲革命風暴的漩渦中心,目睹了一係列時局的風雲變幻,特別是拿破侖的法國軍隊占領意大利後,意大利民族運動的興起和日益高漲,對羅西尼一生的生活和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到1810年他18歲畢業時,威尼斯的歌劇院首次上演了他的第一部受托之作、獨幕喜歌劇《結婚證書》(La Camibiale di Matrimonio),這標誌著羅西尼開始作為職業作曲家,進入歌劇創作領域,並在其後不到20年的時間裏,為意大利歌劇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