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歌劇《黑桃皇後》剛剛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之後不久,也就是大約在1890年12月底到1891年1月初,管理聖彼得堡劇目演出市場的最高機構帝國劇院董事會的代表伊萬·符謝沃洛日斯基(時任帝國劇院總監兼馬林斯基劇院院長等職)就找到柴可夫斯基,委托他為1891—1892年的演出季寫一部歌劇和一部芭蕾。一直擔心在完成了《黑桃皇後》這樣宏大的傑作後自己的創作靈感會減退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委托,但他與帝國劇院方麵的談判持續了一個多月才結束。受托的那部芭蕾就是後來的著名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由符謝沃洛日斯基自己編劇,佩季帕改編,舞劇的內容采用了德國作家霍夫曼(E.T.A.Hoffmann,1776—1822)的童話《胡桃夾子與老鼠王》。柴可夫斯基雖然答應為這部芭蕾作曲,可他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故事。至於受托的那部歌劇,作曲家為自己精心選擇了一個醞釀已久的題材——源自亨裏克·海茨的戲劇《勒內王的女兒》,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後一部歌劇——獨幕抒情歌劇《約蘭塔》。
歌劇的題材和原型是確定下來了,柴可夫斯基卻為沒有現成的舞台腳本可用而發愁,他甚至都說不清劇中的唱詞該是什麽樣。沒辦法,柴可夫斯基隻好向兩個雙胞胎弟弟之一的劇作家莫迪斯特·柴可夫斯基(Modest Il’ich Tchaikovsky,1850—1916)求援,請他為《約蘭塔》編寫一個適合歌劇演唱的台本,而且最晚在1月底就要趕出來,因為自己要去意大利度假,在那兒為《約蘭塔》譜曲。但到了1月下旬,租住在莫斯科郊外偏遠鄉下弗洛羅夫斯克村的柴可夫斯基又突然給他另一個雙胞胎弟弟——律師阿納托利·柴可夫斯基(Anatolii Il’ich Tchaikovsky,1850—1915)寫信說他不去意大利度假了,而是一直待下去(他在這裏寫了好幾部重要作品,包括第五交響曲、芭蕾舞劇《睡美人》和歌劇《黑桃皇後》等),直到把《約蘭塔》寫完,然後在4月份的時候去美國旅行一趟。到了2月,柴可夫斯基終於拿到了歌劇腳本,但沒有立刻動筆,而是先著手為另一部受托之作兩幕芭蕾《胡桃夾子》譜曲。一個月以後,身在柏林的柴可夫斯基寫信告訴阿納托利說,因為《約蘭塔》的故事太讓他著迷,所以為了不讓芭蕾的事分散精力,眼下他要先把《胡桃夾子》的事情處理完,然後再用幾個星期的時間不受打擾地為歌劇《約蘭塔》譜曲,也許他會在開往美國的班輪上開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