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風西韻:感受音樂之美

海頓兩首經典的“倫敦交響曲”——G大調第94“驚愕”和C小調第95交響曲

現在一般認為,18世紀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性人物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交響樂之父”。雖然海頓在後來的清唱劇和彌撒曲等聲樂領域的創作上同樣碩果累累,甚至更為優秀;但由於他是最先在交響曲(以及弦樂四重奏,他也被認為是“弦樂四重奏之父”)的領域裏達到了他的最高音樂成就,因此,通常認為海頓的交響曲大致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創作。

海頓的交響曲創作生涯長達36年,從1759年創作第一交響曲,到1795年創作最後一部交響曲,一生留下了108首交響曲(一說106首,有幾首沒有編號),其中相當一部分都與他的前後幾位貴族保護人有關。第一位是波西米亞伯爵莫爾津(Ferdinand Maximilan Franz Morzin或Karl Joseph Franz Morzin,為父子倆,究竟誰才是海頓的保護人,西方學術界存在不同解釋)。從18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海頓一共創作了大約40首交響曲。海頓在擔任莫爾津伯爵的16人私人樂隊的樂長期間,為主人寫了20多首具有巴洛克協奏曲、組曲、嬉遊曲特點的交響曲。雖然這些早期的交響曲難脫墨守成規的窠臼,但在旋律創意上所顯露出的一些清新異彩風格,預示了海頓未來必將成為一位影響世界音樂曆史發展的交響樂大師。在莫爾津伯爵因財政危機不得不解散了他的私人樂隊之後,海頓於1761年轉投匈牙利最富有、最有權勢的貴族之一保羅·安東·艾斯特哈齊親王(Paul Anton Esterhazy,1711—1762),被酷愛音樂的親王聘為府上的副樂長,專門負責領導宮廷樂隊(正樂長則負責管理宗教音樂事務)。這一重要的任命讓海頓有了自己可支配的管弦樂隊,對海頓日後有條件花費大量時間進行交響曲創作起到了關鍵作用,進而對整個音樂曆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1761年至1790年的30年間,海頓創作的大部分交響曲都是由他領導並指揮的艾斯特哈齊宮廷樂隊首先演出的。但第二年(1762),保羅·安東親王就不幸因病去世。因其身後無嗣,他的弟弟尼古拉斯·艾斯特哈齊(Nicolaus Esterhazy,1714—1790)繼承了親王這一貴族頭銜。由於尼古拉斯親王同樣酷愛音樂,海頓得以繼續留在這個聲名顯赫的貴族家族內,長期為尼古拉斯·艾斯特哈齊親王服務,並且一待就是3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