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認為,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第一流的戲劇音樂家,他的音樂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極富戲劇表現力;這大概緣於他十分崇拜16—17世紀英國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柏遼茲的一些重要音樂作品,如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會管弦樂序曲《李爾王》和喜歌劇《貝雅特麗絲和本尼迪克》,題材與創作靈感均來自莎翁的戲劇。柏遼茲最早對莎士比亞戲劇感興趣始於1827年,當時他正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期間,他在巴黎的奧德翁劇院曾觀看過英國肯布爾劇團演出的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從此長期暗戀上劇團中飾演奧菲莉亞的愛爾蘭女演員哈裏特·史密森(Harriet Smithson)小姐,並催生了他的第一部交響音樂傑作——當時整個19世紀歐洲交響音樂的開先河之作《幻想交響曲》(作於1830年)。但由於是單相思,直到1832年年底之前,柏遼茲都始終無法與史密森小姐相見。這期間,柏遼茲轉而追求風情萬種、技巧輝煌的法國著名女鋼琴家瑪麗·莫克(Marie Moke,1811—1875),並與她訂了婚。1830年,柏遼茲贏得了該年度的羅馬大獎,這是一個享有很高聲望的旨在通過支持年輕作曲家以促進音樂發展的年度競賽,獲獎者可以得到一筆不小的獎金和出國學習的機會。作為獲獎條件,柏遼茲必須在國外逗留三年,其中在意大利兩年。
第二年,柏遼茲在意大利逗留期間,偶然得知他漂亮的未婚妻瑪麗·莫克已經另有所愛。莫克聽從了母親的建議,撕毀了與柏遼茲的婚約,嫁給了法國鋼琴製造商、40歲的卡米爾·普勒耶爾(Camille Pleyel),搖身一變,成了普勒耶爾夫人。憤怒的柏遼茲在經曆了一番痛苦的情感煎熬之後,放棄了部分獎金,中斷了長達18個月之久的意大利之行,打算返回巴黎刺殺這位背信棄義的女人和她那慫恿其解除婚約的勢利眼母親。途徑熱那亞時,心灰意冷的柏遼茲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打擊,一度想投地中海自殺。4月,他在佛羅倫薩短暫停留期間,第一次閱讀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受到極大震撼,深深地沉醉於這部戲劇的巨大藝術魅力。5月,他回到了法國,來到風景優美的法國海濱城市尼斯散心,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到這裏度假。在尼斯期間,柏遼茲產生了根據《李爾王》創作一部同名序曲的想法,並在接下來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完成了這部序曲的創作。柏遼茲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在尼斯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給他留下了一段輕鬆愉快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