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各軍事集團為了奪得土地、人口、權力相互間征伐不斷,導致了社會動**不安,小農階層流離失所,出現了大量的流民,豪強貴族趁勢占有大量的土地及多數的小農階層——佃客和部曲。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北方經濟遭受破壞較為嚴重。因此,1949年以前有人把魏晉南北朝時期看作中國曆史最為黑暗的時代。不過此種觀點有失偏頗。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戰亂不斷,但放眼整個中國古代,每個統治政權都企圖完成統一,且在全國範圍或局部範圍內確實實現了短暫的統一,如西晉、北周等,雖然前秦淝水戰敗,但至少在主觀上,統治者有統一全國的意圖。另外這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隨著西晉貴族南渡,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他們在軍事上征服漢族的同時,文化上卻逐漸被漢化,無論是北魏的鮮卑貴族,還是北周的關隴集團,都有意識地推行了漢化,對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交融起到了較大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很多製度為後世所繼承,如北魏的均田製、西魏的府兵製,這兩種製度一直延續到唐中期,尤其是均田製甚至對日本都有較深刻的影響。經濟上,江南得以開發,在某些領域已經開始超越北方。文化上,不論經學、哲學、宗教、史學著作,還是繪畫、雕刻等都有重大的成就,這個時期的文化成就,為以後唐宋時期文化繁榮和發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狄更斯在《雙城記》曾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曆史從來都是具備兩麵的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曆史的年輪中緩慢前進,逐漸把中國封建的統治推進到隋唐時代,進而走上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