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第八章 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

李隆基的登基標誌著唐朝結束了自中宗以來的政治動**,進入了全麵發展的新時期。開元年間(713—741),唐玄宗先後任命姚崇、宋璟、張嘉貞等人為相,進行了一係列以整頓吏治、發展生產為核心的改革。這一番努力,使得開元年間,呈現出了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明的全盛局麵,史稱“開元盛世”。但好景不長,在唐玄宗委政李林甫、楊國忠後,政治漸趨腐敗,無法抑製的土地兼並,最終將均田製度破壞殆盡,脫離土地的大量流民又使得租庸調製、府兵製難以為繼,社會危機已不可避免。這時,範陽邊鎮的野心家安祿山抓住機會,起兵反唐,開始了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叛亂平定後,唐朝的統一繁盛已不複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製約、平衡。這一內外相互依存的狀態,被黃巢起義所打破,此後藩鎮勢力惡性膨脹,演變為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