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爾等級相關方法有許多種。有適合兩列等級變量資料的交錯係數(又稱肯德爾τ相關,字母τ讀作tau)和相容係數(常用符號ξ表示),它們的功用與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相同,故從略。這裏主要介紹適合多列等級變量資料的方法。
(一)肯德爾W係數
1.適用資料
肯德爾W係數,又稱肯德爾和諧係數(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是表示多列等級變量相關程度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兩列以上的等級變量。肯德爾和諧係數常用符號W表示。
計算肯德爾和諧係數,原始數據資料的獲得一般采用等級評定法,即讓K個被試(或稱評價者)對N件事物或N種作品進行等級評定,每個評價者都能對N件事物(或作品)的好壞、優劣、喜好、大小、高低等排出一個等級順序。因此,最小的等級序數為1,最大的等級係數為N,這樣,K個評價者便可得到K列從1至N的等級變量資料,這是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是一個評價者先後K次評價N件事物或N件作品,也是采用等級評定法,這樣也可得到K列從1至N的等級變量資料。這類K列等級變量資料綜合起來求相關,就用肯德爾W係數。
例如,有十個評價者,對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進行評價,獲得的數據見表5-11。假如所有的評價者都一致認為紅色是最滿意的,就給它的等級評為1,十個評價者對紅色的評價等級總和就是10。同樣,如果每個評價者對橙色評價的等級都是2,橙色得到的等級總和就是20。以此類推,到了最後一種紫色,大家都給它賦予最高的等級為7,紫色的等級總和就是70。換句話說,各種被評價的顏色各自獲得的等級的總和表現出相當大的差異性。另一方麵,如果說評價者意見有分歧,每種顏色的等級既有低的,也有高的,這樣,各種顏色各自的等級總和可能會大致相等。因此,如果評價者之間愛好差異較大(隨機性行為),各種顏色分別獲得的等級總和差異就很小。肯德爾在推導這一統計量時使用了“等級總和的變異性”,他界定W是每一評價對象實際得到的等級總和的變異(variance of column totals)與被評價對象最大可能變化的等級總和的變異(maximum possible variance of column totals)的比值。因為,一般在進行評價時,原始資料為等級數據,最大可能的等級總和的變異是可以計算出的。在這個例子中,根據表5-11中的數據,十個評價者對七種不同顏色評價等級總和的變異實際上就是33,63,50,15,40,17,62這一組數據的方差值(386),理論上最大可能的等級總和的變異值為10,20,30,40,50,60,70這一組數據的方差值(466.67),這二者的比值為0.827,它就是肯德爾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