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眼下的情勢如烏雲壓頂,風頭已起,暴雨將至,王守仁再也不敢耽擱,急忙開始操練鄉兵。
“知行合一”的修身功夫天下人都可以做,不但是做官的人,老百姓也照樣能做。
對王守仁來說,編練鄉兵替換混賬的官軍,讓百姓自己保衛家園,這是個良知,立刻著手編練鄉兵,就是個踐行;對百姓而言,站出來保衛家園是個良知,參加鄉兵是個踐行。
王守仁和老百姓都做了知行合一,良知一發動,行動立刻跟上!結果南贛九府很快就組織起一支支精銳的鄉兵。於是王守仁把各縣的鄉兵輪流拉到贛州整訓,很快,這些不久前還是農夫的青年人已經學會了打仗,也有了和山賊搏鬥的勇氣。
這時候王守仁又想出另一個主意:從治下每個縣挑選幾名練過武藝的精壯鄉兵,全都調到贛州,一共湊齊兩千多人,單獨編成一軍。這些人都會武術,每天在營裏操演槍棒武功,互教互學。又叫爾古到營裏去,依著在象湖山的辦法教這些人登山攀爬的技能,以備將來剿匪之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鄉兵已經學會了打仗,而且一心守護本鄉本土的鄉兵們士氣比官軍更高。看了這些,王守仁十分欣慰,可回頭一想:對那些沒用的官軍也不能完全扔下不管。
寧王的能量太大了!這家夥躲在府裏不吭不哈,辦出的事件件驚心動魄。此時此刻,誰敢保證寧王沒在暗中拉攏官軍將領,腐蝕這些原本就腐敗不堪的部隊呢?
對腐朽不堪的官軍,務必嚴加整訓,申明軍紀,掌握住這些人,免得他們在關鍵時刻跑去跟著寧王造反。
王守仁趕緊把贛州衛指揮使餘恩找來:“都司,贛州衛營中有多少兵馬?”
“贛州衛現有步兵四千餘名,騎兵一千人。”
“本院即刻就要操檢軍馬,你看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