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一席話語。
緩緩道出了關於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處以極刑所付出的代價遠不如流放。
而此時。
軍師諸葛亮緩緩聽罷,麵上也漸漸露出了些許笑意。
顯然,此言甚合他心。
“休昭所慮,確為亮所思慮。”
“誅殺首惡,將其親眷成員流放至偏遠的越雋郡,以示懲處以為震懾。”
一旦有了決斷,諸葛亮也沒有絲毫的猶豫之色。
他麵上浮現著鄭重之色,一手拾著鵝毛羽扇輕輕揮著。
隨即。
諸葛亮方才是看向了從旁行蜀郡太守楊洪,遂斟酌著他的意見,予以問詢著:“季休覺得呢?”
此言落下。
楊洪雙目微微分別瞟了董允,以及楊儀二人,遂稍作思索,拱手道:“軍師,洪也建議采用流放的懲戒更為妥當。”
“誅殺首惡,流放親族之人。”
“若是後續這些人能悔過自新,不在仇視我軍,也可酌情予以赦免。”
“此舉亦能再度彰顯我方的仁義之道。”
“又何樂而不為呢?”
一語落定。
楊洪也是迅速給出了解釋道。
緊隨著。
諸葛亮又相繼問詢著府間其餘諸人的建議。
隨後,才緩緩定奪了此事。
誅殺豪族勾結曹軍的元凶,流放親眷成員。
待此事談及告一段落後。
諸人退散。
諸葛亮此時方才緩緩站起身,是在房裏徘徊不定,似乎是在思索著什麽而沉思不決。
他也是查閱到了信最後趙統所鄭重吐露的一番肺腑之言。
“阿統稱,孟達不適坐鎮東三郡此戰略要地。”
“令我試探即將到來的姐夫,若是姐夫不在那麽執意歸附曹氏,便可再度表舉為掌管東三郡,穩定政局。”
此時間,諸葛亮不斷徘徊著。
腦海裏亦是回想起趙統這番提醒。
思索究竟該是否相信他的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