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吏治因素

“刺史大可不必如此憂心。”

“雖說漢中一役,丞相所親率的主力大軍並未全據漢中,敗退關中反而令劉備軍各部軍威大震。”

“但漢中也相持了大半載。”

“對於雙方都會是極為嚴重的消耗。”

“劉備軍的糧道尚且要翻閱重重大巴山餘脈,即便現在據有了漢中,一時半會也不可能還有餘力大舉出秦川攻略關、涼之地。”

眼瞧著張既麵上依舊浮現著擔憂之色。

楊阜的麵容也一直透著笑容,輕快的予以回應。

而聽聞著其這番解釋。

張既方才放下心來,

“既如此,那看來敵軍距離撤軍也將不遠矣!”

張既也是有才之人,馬超為何會北上涼州號召眾羌族各部一齊反抗,其目的就是為了分散己方的注意力。

現在漢中已然是據有了。

而劉備若短期之間沒有一鼓作氣北伐的意圖,那馬超接下來離撤軍也就不遠矣!

這一點,張既也心知肚明。

“沒錯,或許不出數日,隴西邊患將平也!”

楊阜亦是予以附和道。

“那下一步,我等得籌劃一下,該如何整頓涼州吏治呢。”

張既此言也是直指核心問題。

吏治問題,是後漢建立以後,涼州將近亂了一百多載的關鍵因素。

也是由於吏治的混亂,導致涼州諸郡動輒就是漢人糾集羌士各部所反叛。

張既本身就是涼州人士。

從小便棲息於這片土地上。

其一直以來的所見所聞,也知曉涼州羌人頻繁暴動的根源所在。

即便已逝的神速將軍夏侯淵早已統禦將士接連掃平了涼州以韓遂為首的各路西涼諸侯。

甚至是於枹罕盤踞多載,自稱河首平漢王的宋建也給殲滅。

可以說。

涼州諸地的各諸侯或是羌氐等反叛勢力。

都已經是被一網打盡!

可張既心下很清楚,如若是吏治此首要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涼州就將還會繼續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