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亨泰的話,讓張智、陳性善等人臉色十分難看,也引起了台下一些人的不滿。
禮部尚書陳迪狠狠地瞪了一眼吏部尚書齊泰,齊泰看向陳迪,冷哼一聲,道:“吏部侍郎爭三席,有何不妥?”
陳迪臉頰上的肉抖動了下,惱怒道:“三席重要還是辯論重要?當下國子監、文武百官都看著,皇上也在,任由他為一己私利而爭執,豈不落人口實?”
齊泰皺了皺眉,看向台上站著的毛亨泰,他是一個頗有能力的官員,隻是,人不夠穩重啊。
名譽雖然重要,但也需要來得正當。
若強行為之,縱榮譽批身,也會留下為人詬病的瑕疵。
王紳看著爭執不出結果的張智等人,取出了一旁的銅鑼,用木槌輕輕錘擊了兩聲,說道:“給你們十息時間,若還分不出三席,便判定輸掉辯論。”
張智等人著急了,一個個衝著毛亨泰發火。
卓敬雖然也想爭三席,但他升遷戶部侍郎不過兩個月,位置還沒坐穩,便壓下了不甘,沒有參與爭執。
“好了,都不要爭了!我退出三席!”
盧淵實在是沒辦法了,毛亨泰不退讓,陳性善是禮部的人,張智是國子監的人,必須留在三席之中。自己退出,這是解決紛爭的唯一辦法。
毛亨泰贏了三席之位,卻輸了人品與官品,卻不自知的坐在了三席的位置之上,自鳴得意。
台下的解縉見到這一幕,歎了一口氣,對朱允炆說道:“這個毛亨泰,有些急功近利,不顧大局了。”
朱允炆隻淺淺笑了笑,並沒評說什麽。
王紳介紹了雙方三席人員,東側首席張智、次席陳性善,三席毛亨泰,西側首席姚廣孝,次席夏元吉,三席楊士奇。
鐺鐺。
銅鑼聲後,王紳對眾人說道:“三席已定,那便先由堅持正統,拒雜學入國子監課業一方首席,張智作主張闡述,隻有三十息,不可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