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百零九章 聖人無錯,是誰錯了?

在陳性善闡明主張的時候,李誌剛、吳雲提筆記錄著什麽,在陳性善坐下之後,兩人將紙張傳給了夏元吉,夏元吉掃了兩眼之後,微微點頭,便站了起來。

“陳侍郎所言看似在理,然則細細品之,問題極大。既然陳侍郎與張司業都認為四書五經應為主幹,那夏某就很想知道,一日三餐,空有米飯饅頭,卻無百菜飛香,可有食欲否?樹木空有主幹,而無枝條,可活否?日月為主,若無星辰點綴,夜空可明否?”

夏元吉嗬嗬笑了一聲,然後對眾人說道:“我等主張革新國子監課業,引百家入國子監課業,其目的並非奪四書五經之主位,而是意在百味入口,枝繁葉茂,星辰漫天。”

“諸位監生是朝廷未來之精英,可若隻遵循四書五經,進入朝廷可便寸步難行。若日後你們進入兵部,便需懂得軍製、訓練、征調、鎮戍、邊防、儀仗、禁衛、驛傳、廄牧、軍械、符勘等學問,若進入戶部,便需知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等事宜。”

“試問諸位,為官之道,治國之本,豈僅存於四書五經,而不涉百藝百家?若朝廷委派調查民情,農夫要與你談論肚子的問題,而你卻與農夫談論孔夫子,豈不是貽笑大方?故此,接納雜學,方可與農說農事,遇商談利事,遇匠論技藝。”

眾多監生反複思索著陳性善與夏元吉的話,似乎每個人都說得有道理,陳性善講得沒錯,可夏元吉說得也不算錯。

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為何卻似是而非,對錯難論?

到底是誰正確?

誰又是錯誤的?

眾人迷茫。

便在此時,三席毛亨泰站了起來,喊道:“國子監課業繁重,學生日以繼夜,不過是為研讀四書五經,至此猶然難出大儒。若再引雜學入課業,豈不是分身乏術?莊子有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