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城的“一籃子符籙”計劃,他將會開發十五款符,每三款應對一場蓮雲大學的考試。分別作為主力、備用、底牌。
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計劃受挫,沒能畫出十五款符。
但江城仍然畫出了十款!
這張“臨危不亂符”,就是計劃中“替身使者符(柳傾唯一限定版)”的備胎!
屬於是對蓮大“品性”類考題的另一種解法。
“品性”類考題,經過江氏底層邏輯分析法分析,它毫無疑問考驗的是人的智慧!
在品性類題目中,道德總是備受裹挾,智慧才是解題之本!
如果說“柳替符”是硬解的智慧,那麽“臨亂符”就是軟解的智慧。
因為江城通過研究“品性”類考題,發現這類考題中,有一個驚人的規律!
那就是“品性”類考題的難解,往往都是“人禍”導致的!
比如失控的馬車,比如不堅定的道心,比如貪婪的河童,再比如,現在落水的母親和道侶。
有句話或許有失偏頗,但用在此處卻非常合適:這世上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因為當事人能力的不足。
江城有時候在想,如果他是當事人的話,馬車、道心、落水等事還會發生嗎?
顯然不會。
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
常在河邊走。
日日自省,以慰初心。
江城可以輕易做到這些事情,但“闖禍”的那些人卻不行。
所以,江城便想,有沒有一種可能,讓他們成為“江城”,從而進行自救或者避免災禍呢?
奪舍!
但奪舍是元嬰老怪的神通法術,而且現在也被仙門列為禁術。
在這種情況下,江城想出了“簡化版奪舍符”。
那就是——臨危不亂符!
臨危不亂:放開那女孩!讓我來!
……
“額,你,這個……同學,你光是把符拿出來是沒用的,我們需要驗證它的實際效果,才能確認你最後的成績。”主持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