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麵對蓮大招生考核,人類行為學家李友塬將會想起江城使用符籙通過考核的那個上午。
在成功救下兩名落水者後,江城毫無疑問獲得了100分的成績。
考生考取滿分,本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蓮大招生辦主任李友塬的心情,卻如同他此時落水的衣服一般濕漉漉的。
他可太清楚這幫善於學習的學生們了!
如果有人通過橫穿草坪提前進入學校的小賣鋪,那麽用不了多久,草坪上就會形成一條路徑清晰的黃土路。
如果有一個叫江城的考生,使用一種方式輕鬆地取得了滿分,那麽同樣用不了多久,考場上便全都是“江城”!
人類行為學家李友塬把這種跟風現象,稱之為“江城效應”。
“主任?你怎麽樣?需要暫停考試嗎?”主持者跑到李友塬麵前問道。
李友塬到底是蓮大的老資格,他並沒有慌亂,對主持者擺了擺手道:“繼續考試,不用管我。”
考試正常進行。
排在江城之後的學生,暫時還沒機會調整戰術,他們隻能按照此前的計劃,按部就班地考試。多數都是報一個“保底答案”,取得“保底分數”,追求無功無過。
不過,有資格這樣“無功無過”的考生,隻有第一批。因為第一批考生高考分數往往不低,不需要爭奪新生考核裏的每一個分數。
等到後麵批次的考生開始考核,情況勢必急劇惡化!
為了追求滿分,提高進入蓮大的機會,每個人都變成“江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何才能阻止這一切?讓“品性”考核,回歸隻考“品性”的初心?
符籙!
對!
就是江城用的那張無名符籙!
想明白事情的關節後,李友塬渾身一震,周身濕漉漉的衣服便被他震得柔順幹燥,像是經過脫水烘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