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過床。
井水漫過院牆。
滾滾流火燒正陽。
陳嶽必然亡!
在正陽的官府想要封鎖的時候,這一條讖言已經在正陽府裏麵開始傳播了,讓陳嶽感覺最惡心的是,這一條讖言的傳播方法,用了陳嶽“發明”的蠟印法,印刷起來十分簡單,一夜的時間,正陽的一些街道上麵就像是灑了一層紙錢,撿起來都是這樣的讖言。
街頭巷尾,茶攤酒樓,正陽這邊的百姓們自然就開始談論這樣的話題。
“聽說隻要前三條應驗了,陳嶽就要死了。”
“陳嶽要死了?那可真是天妒英傑。”
“我最喜歡他的蓮兒春了,現在寫的射雕和少年趙淵,都少了那種味。”
“據說陳嶽還有一些書,隻在貴族小姐間流傳,不知道我們能不能看到。”
陳嶽在正陽府內,本來就是名人,《滕王閣序》和《關雎》可謂是陳嶽影響力最大的作品,其次就是陳嶽的諸多詩句,蓮兒春等等,這樣的一個名人,現在受到了詛咒,不日將死,本來就是最大的一個話題。
“這沒什麽好討論的,不要說了。”
酒樓中,一人伸手拍桌,對著討論的諸人叫道:“官府都已經下令,不允許討論這件事了。”
“為什麽不讓說了?”
“死的是他陳嶽,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這個人是陳嶽書堂裏麵的夥計,本來就是個窮小子,跟著陳嶽之後,娶了媳婦,將來還能讓孩子讀書,好事都占了,當然不想讓陳嶽死了。”
酒樓上的人,麵對這東林書堂的夥計冷嘲熱諷。
一場爭執在這酒樓裏麵出現,直至衙門到此,將雙方的人都拉開,這一場風波方才平定。
官落落找到陳嶽的時候,陳嶽正在平安巷口,看著原本老宅所在,正在官府的幫助下重新佇立。
陳嶽轉過身來,看到官落落之後,從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