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萬法文聖

第131章 臨死前還給小說挖坑?

正陽府的言論被放開了。

關於陳嶽的事情,也都能夠讓人隨便討論,無論是大過床的蛤蟆,還是漫過牆的井水,乃至於直接討論陳嶽是否會死,正陽官府都不做任何約束。

而讓官府放開言論的,也正是讖言的當事人陳嶽。

“據說陳嶽是直麵了大儒宋維光,要求放開關於自身的言論。”

“宋大儒不允許,陳嶽就講了一個故事,說是周厲王暴虐,國人紛紛指責,召穆公將這件事情稟告給了厲王,厲王當下就下令,將所有指責王的人全都殺死,於是百姓們不敢言語,路上遇見,也隻能用目光來打招呼。”

“周厲王認為自己消除了對他的指責,十分得意。”

“召公曰:是障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曚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陳嶽是用了《召公諫厲王止謗》。

故事就是厲王殺的人們不敢開口,召公說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塞言路的危害,以及言路被堵塞,即便是讚美的聲音也會少,並且就像川流一樣,終歸會爆發的。

厲王沒有聽從諫言,三年之後,就被流放了。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陳嶽確實極有見解。”

“隻是任由我們討論,陳嶽就真的不怕死嗎?”

茶樓這邊的人聽到了事情經過,十分好奇。

之前他們討論陳嶽的時候,是想要陳嶽就此死去,現在言論放開之後,對於陳嶽讖言的討論反而沒那麽熱衷了,更為好奇的是陳嶽做了什麽樣的選擇,準備如何麵對。

“陳嶽在當時作了一首詩,表明了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