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個思路不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邱明山點點頭,給了肯定的答複。事實上,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來,他也有點〖興〗奮,隻是不如蔡洋那樣直露。
說著,邱明山端著茶杯,緩步走向待客沙發,範鴻宇和蔡洋緊緊相隨。
“都坐吧。”
邱明山在長沙發裏坐下,招呼了一聲。
範鴻宇蔡洋對麵而坐。
範鴻宇隨手將公事包擱在茶幾上,裏麵裝著有關3號線的招標方案。
邱明山瞥了那個公事包一眼,隨即說道:“範鴻宇,你肚子裏還有些什麽貨色,一次性掏出來吧,別跟擠牙膏似的。”
範秘書就有點窘。
合著是他範秘書在故意賣關子了?
“專員,您還真是高估我了,我也是臨時起意。凡事總得有個誘因。我站在您身邊,自然而然的跟著你的思路走,考慮一下全地區的大事。平時,我可沒這麽大雄心壯誌,得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稍頃,範秘書很謙虛地說道。
不過這話,也有幾分道理。
試想行署辦的小科員,一天到晚在心裏頭將自己當成是行署專員,未免過於離譜。機緣巧合,偶爾能夠想到一兩個出奇的新點子,那才合乎邏輯。
邱明山也不跟他爭論,說道:“行,那你繼續發揮一下。”
範鴻宇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班門弄斧了。專員,要探討經濟發展的模式,首先必須要盤一盤咱們的家底,看看有些什麽家當,這才好因地製宜,對症下藥。”
蔡洋不由笑道:“咱們的家當,還真不多。”
辦公室裏就三個人,蔡洋比較放得開。
範鴻宇微微一笑,說道:“咱們彥華地處偏僻,交通極其不便,底子太差,擺在台麵上的家當,確實不多。如果做三五年的中短期規劃,這些家當基本沒法提。不過,要是做八年十年的中長期規劃,有些隱藏起來的家當,那也得盤算進去,不然會發生偏差。”